一、危害症状
1、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黄色或暗黄缘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后不断扩大,叶片正背面逐渐隆起,形成近圆形、米黄色的病斑、再发展病部表皮皱裂、隆起加剧,呈海绵状,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
2、枝梢:枝梢受害以夏梢为重。病斑特征与叶片上基本相似,但病斑隆起更显著,木栓化更坚实,中央火山口状开裂更加明显。病斑环绕全枝时,枝梢干枯。
3、果实:果实受害初期病斑为黄色半透明病斑油胞状突起,顶端略皱缩,后期病斑在病健交界处常有一圈深褐色的釉光边缘。
二、发病规律
1、柑橘品种对溃疡病感病性差异很大,以甜橙类最易感病,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
2、一般柑橘每次抽梢都有1次发病高峰,特别是夏梢发病常最重。病菌一般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细嫩组织,对刚抽生的嫩梢嫩叶,刚谢花的幼果及老熟的组织都不侵染。
3、环境因素。气温在25~30℃条件下,雨量越多,病害越重。暴风雨和台风过后,易发病。潜叶蛾、恶性叶虫、凤蝶等幼虫及台风不仅是病害的传病媒介,而且其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加重病害的发生。
4、栽培因素。栽培管理不当,如增施氮肥、品种混栽、夏梢控制不当,没有及时防治潜叶蛾、凤蝶等,均有利病菌传染,增加传病媒介,有利发病。
三、农业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
2、控制橘园肥水,保证夏、秋梢抽发整齐;
3、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树上与树下的残枝、残果或落地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4、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适时放梢;
5、及时防治害虫。
四、药剂防治参考
45% 春雷·喹啉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50毫升/亩 喷雾
23% 松脂酸铜 乳油(低毒) 使用600-900倍液 喷雾
2% 春雷霉素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120克/亩 喷雾
20% 噻唑锌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
20% 噻森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500-700倍液 喷雾
20% 噻菌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700倍液 喷雾
30% 琥胶肥酸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400-500倍液 喷雾
15% 络氨铜 水剂(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 喷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