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害症状
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也可为害大枝、主干、花和果梗。
1、叶片
在叶片上分慢性型和急性型两种,以慢性型最为常见。
(1)慢性型
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褐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与健部界限明显。病斑上常见排成同心轮纹状的黑色小粒点。
(2)急性型
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淡青色至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在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朱红色粘性小点,病叶很快脱落。
2、枝干
枝梢发病多从叶柄基部腋芽处开始,病斑初为椭圆形淡褐色,后扩展为长梭形,严重时病梢枯死。
3、果实
幼果受害,初为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病斑,后扩大至全果,病斑凹陷,变黑色,成僵果挂在树上。膨大期果实受害,出现泪痕状或圆形干疤状病斑,导致落果。果柄受害,则发生蒂腐引起大量落果。贮藏期间果实受害后,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后呈黄褐色,稍凹陷,革质。初期病变仅限于皮层,果肉未受害,但湿度大量,很快引起全果腐烂。
二、药剂防治参考
20% 噻菌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390克/公顷 喷雾
80% 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 喷雾
40% 唑醚·甲硫灵 悬浮剂(低毒) 使用333-500毫克/千克 喷雾
60% 甲硫·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60克/亩 喷雾
70% 咪鲜·丙森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20克/亩 喷雾
25% 咪鲜·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100克/亩 喷雾
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0-4800倍液 喷雾
46% 氢氧化铜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稀释1500-2000倍 喷雾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15克/亩 喷雾
30% 硅唑·咪鲜胺 水乳剂(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喷雾
20% 苯甲·咪鲜胺 微乳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325克/升 苯甲·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50毫升/亩 喷雾
45% 咪鲜胺 微乳剂(低毒) 使用750-1000倍液 喷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