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茶生产的高峰期,随着气温升高,茶树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如何既保证春茶安全生产,又有效防控病虫害呢?日前,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发了《2020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结合我省生产实际,为切实做好今年茶树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助力我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省植保专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技术措施。 我省茶叶产区主要病虫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茶橙瘿螨、黑刺粉虱、茶黄蓟马、茶饼病、茶炭疽病和茶轮斑病等。根据防控目标,要求茶树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5%以上,茶树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5%以上,茶叶质量符合我国茶叶卫生质量标准要求,出口茶叶应符合进口国相关卫生质量标准。 为有效控制茶树主要病虫害,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今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策略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合理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防控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优先采用健身栽培、灯光诱杀、色板诱集、性信息素诱捕和生物农药防治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区域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防控这些病虫害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茶小绿叶蝉。维护茶园周边自然植被,间作显花草本和木本植物,秋冬季在园边适度留养杂草,为蜘蛛类、寄生蜂类提供庇护场所,增强生态控制潜能。生产季节,适时分批勤采,清除茶行间杂草,控制虫口基数。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可选用以下药剂喷施:印楝素、藜芦碱、茶皂素、呋虫胺、茚虫威、联苯菊酯、虫螨腈、唑虫酰胺等。 茶尺蠖。在茶尺蠖常发茶园安装诱虫灯,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成虫。保护和利用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蜘蛛类等重要天敌。在茶尺蠖成虫羽化期,每亩放置2-3套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虫。使用茶尺蠖病毒制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第1、第2代或第5、第6代的低龄幼虫期。虫口基数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时,可选用以下药剂喷施:茶核·苏云金、苦参碱、短稳杆菌、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甲维盐等。 茶毛虫。利用茶毛虫群集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在茶毛虫成虫羽化期,安装诱虫灯诱杀成虫,每亩放置2-3套茶毛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雄虫。使用茶毛虫病毒制剂进行生物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在低龄幼虫期。虫口基数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时,可选用以下药剂喷施:苦参碱、短稳杆菌、高效氯氰菊酯、联苯·甲维盐等。 茶橙瘿螨。适时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螨、卵、幼螨和若螨。秋末用石硫合剂或矿物油封园。在茶橙瘿螨发生高峰前期,可选用藜芦碱、矿物油防治。 黑刺粉虱。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促进茶园通风透光以抑制其发生。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使用信息素+黄板诱杀成虫,每亩挂诱虫板15-20块。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可喷施噻虫嗪·联苯、溴氰菊酯等药剂。秋季在越冬虫口偏高田块可用石硫合剂、矿物油等进行封园。 茶黄蓟马。适时分批勤采,恶化其营养条件和庇护场所,带走部分卵、若虫和成虫。以信息素+蓝色诱虫板或信息素+黄绿色诱虫板诱杀成虫。结合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等主要害虫防治时进行兼治。 茶饼病。适时分批勤采,结合茶园改造,选择适宜时期修剪和台刈以去除病叶。清除枯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性,增施磷、钾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在历年发病较重茶园中,可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施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2次,间隔7—10天。 茶炭疽病。在新植茶园时,选种有抗性的健壮种苗。平衡施肥以提高茶树抗病力,及时剪除病枝。适时采摘。对于重发茶园,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进行防治。 上述技术措施中选用的农药品种参考我国可在茶园使用的农药品种,出口茶叶产品茶园应同时遵循产品输入国的要求慎重选择农药品种。产品具体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须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