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街道上怎么看不到垃圾桶呢?”5月23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柯城区华墅乡集镇所在地——华墅村,见街面整洁,不见垃圾。与别的乡镇隔一段路就有垃圾桶不同,这里却难见公用垃圾桶。华墅乡妇联主席周赟告诉记者,目前,集镇街道上,只有两组公用垃圾桶,按最初的规划,本应一个不留。
偌大的集镇,商铺云集,人来人往,怎能不放公用垃圾桶呢?垃圾都去了哪里?
“家家户户都有专属垃圾桶,垃圾定时定点统一投放,街上倒不需要垃圾桶了。要不是为了方便外地游客,一个桶也不会留。”周赟说,今年4月起,华墅乡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对集镇上的经营户试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集镇上53家经营户每户有两个垃圾桶。他们将垃圾按会烂和不会烂分好类后,每天上午8:00至10:00来到垃圾投放点投放。”
投放点的垃圾又去了哪里?周赟解释,一般会烂垃圾回收到生物沤肥池,农户可以用其施肥;不会烂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售卖,不可回收垃圾放在中转站,由市里统一处理。
上午9点半,记者走进集镇上的一家粮油店,老板娘徐菊仙正将烂菜叶丢在会烂垃圾桶里,不会烂垃圾桶内则装满了塑料等垃圾。徐菊仙告诉记者,之前,街上每隔三五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大家图方便,将垃圾一股脑儿倒进去,一到夏天,气味难闻。后来,街上的垃圾桶少了,环境反而变得更好了!“现在家家都有垃圾桶,垃圾分类后统一投放,还能凭垃圾兑换物品。”徐菊仙说,她得抓紧,赶在10点之前去投放垃圾。
随后,记者和徐菊仙来到村委会附近的垃圾投放点,将两桶垃圾按类投放后,管理员朱玉梅在投放情况牌上为她做了两个标识。“一个标识相当于5角钱,如果每天都来倒垃圾的话,一个月下来就可以换取价值30元的物品。”朱玉梅说,大家投放的积极性挺高,人多的时候,她根本忙不过来。除了记录,朱玉梅还要检查投放者分类是否规范,“要是哪一户没分好类,就要返工。我还要批评几句呢。”她说,一次不听,就说两次,直到大家学会垃圾分类为止。
周赟为朱玉梅的做法点赞,她认为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得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过去,村民有了垃圾,多数随手乱丢。经过多年宣传和引导,现在,大家基本具备了垃圾入桶意识。下一步,华墅乡将重点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只是一次尝试,从初期运行效果来看,已经调动起了经营户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从培养垃圾入桶意识到垃圾分类意识,未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周赟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