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宜州区牛品种改良工作于2000年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大力推广,宜州区牛品种改良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三年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牛品改工作实现了质和量的同步提升,2006年、2010年、2013年被自治区评为牛品种改良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列入自治区母牛扩群增量试点项目11个实施县区名单,2018年组织牛人工授精技术员参加广西首届牛人工授精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承担实施自治区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如今肉牛养殖已成为宜州区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宜州区农业农村局在牛品改工作上也继续下大力气,做足文章,不断创新。在2021年6月举办的全区牛品改工作会上,宜州区作为创新典型进行发言。
宜州区牛品改工作创新措施如下:
一是做好“精”文章。优质冻精是推进牛品改工作的粮弹,没有冻精,其他都是空谈。冻精供应有保障,牛品改才会有推进。为确保冻精稳定供给,宜州区对畜禽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资金精打细算,拿出项目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冻清采购,每年采购冻精6000支以上,免费发放给配种员用于开展牛人工授精配种,使宜州区的牛品改工作得到了顺利推进。
二是发个“小奖励”。为确保牛品改示范村、示范屯顺利创建,切实突显牛品改带来的经济效益,成功打造牛品改增收典型,宜州区每年从有限的畜禽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经费中拿出一定经费作为牛品改补助资金,按100元/头标准给予积极实施母牛人工授精配种的养殖户补助,对建立发酵床养牛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补助,助推生态养殖。通过发放补助,极大的激励了养殖户实施牛品改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牛品改工作。2019年,宜州区用于牛品改补助资金2.5万元;2020年项目经费减少,用于牛品改补助资金2万元;2021年计划用于牛品改补助资金4万元。
补助寥若星火,但星火可以燎原。近几年,宜州区每年实施牛人工授精改良母牛6000头以上,黄牛受胎率达77.4%,水牛受胎率达59.1%。目前宜州区出栏牛7.46万头,上半年出栏肉牛1.71万头;全区存栏牛20头以上养殖场89个、50头以上的10个、100头以上的4个、在建万头牛场1个。2021年,宜州区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后劲十足。
图为全区牛品改工作会上宜州区畜牧站石忠诚代表宜州区做典型发言
图为宜州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深入养殖场开展牛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
图为宜州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进行牛人工授精技术示范操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