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增权率队,在黄山市调研督导新安江禁捕退捕工作,指导渔业高质量发展。杨增权深入歙县农业行政(渔政)执法大队、深渡镇昌中村、新安江歙县段干流及练江等基层一线,查看渔政信息化建设、新安江水域禁捕秩序、巡江护渔、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等任务落实情况,先后走访了黄山市徽味鲜食品有限公司(臭鳜鱼加工销售企业)、徽州区山泉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黄山船形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黄山市鼎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太平湖渔业公司等现场,详细了解黄山市山泉流水养鱼产业发展、石斑鱼行业发展、臭鳜鱼事业发展等情况。与省、市、县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同志“面对面”查问题、找短板、补弱项,共同探寻我省重点水域“十年禁渔”之道、渔业高质量发展之方。
杨增权副厅长通过歙县渔政信息化建设平台视频监控察看新安江禁捕水域实时动态秩序。
歙县退捕渔民吴飞雷成立黄山船形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00万元建成山泉流水养鱼池26个,石斑鱼孵化池8个,养殖面积达1万平方米,年繁殖石斑鱼300-500万尾,养殖山泉流水鱼5-7万斤,市场销售额达500万元,吸纳一批退捕渔民就近就业。
杨增权充分肯定了黄山市禁捕退捕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地处新安江源头和上游地区的黄山市,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十年禁渔”计划,提前1年多完成其他水域退捕任务,禁捕水面基本实现“四清六无”,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渔民安置保障、禁捕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执法等重点,把“十年禁渔”这件大事抓出实效,切实做好禁捕退捕“后半篇文章”。当前,要加快渔政信息化平台监控体系建设进度,确保平台“管用、好用、实用”,实现渔政监控该覆盖水域全覆盖,坚决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充分利用小目标雷达、高清监控、无人机等手段,真正做到“人防”和“技防”无缝结合,构建立体化监控网络;坚决推进公安、渔政、市场监管、交通、海事、水利和乡村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建设,加强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谋划,加强全链条打击、全天候巡查、全方位联动,增强禁渔执法刚性和威慑力,筑牢围堵违法犯罪分子的“铜墙铁壁”,坚决防止禁而不绝。
黄山市鼎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溪口镇和村,拥有山泉流水养殖池150余口,专业从事光唇鱼、马口鱼等名贵溪源性鱼种的人工种苗培育及商品鱼养殖,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唇鱼繁育基地。2021年,公司已经生产鱼种3000万尾,实现销售收入260万元,利润100万元。
杨增权详细了解黄山市徽味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运行、产品销售等情况。该公司是以生产加工臭鳜鱼为主的徽菜特色食材龙头企业,拥有12000平米的现代化厂房,主导产品“老徽乡”牌香鲜臭鳜鱼销售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及徽菜名店,年销量超300吨。
杨增权对黄山市全面推进山泉流水养鱼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石斑鱼行业发展、加快推进臭鳜鱼全链条发展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这些都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但要薪火相传守护好,更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泥饭碗”变成长盛不衰的“金饭碗”。泉水养鱼要加快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的态势,要充分利用休宁县入选全国首个纯渔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山泉流水养鱼第一县”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促进“渔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重现“人与自然共处,村落与鱼池共生、水鱼山林共育”的和谐局面。针对石斑鱼体形中等、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做为商品鱼,又可作为观赏鱼种这一特征,要全面调查摸底资源禀赋,合理规划适宜养殖区,重点围绕“做什么、怎么做、靠谁做”等方面编制好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赋能“双招双引”,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招引智力资源,借助资本力量招引优质项目,在石斑鱼基因测序及种业保护、养殖技术标准制定、地理标志认证、休闲食品生产、品质提升、品牌培育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推动一、二、三产业间的深度融合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石斑鱼绿色食品产业。徽州臭鳜鱼香鲜透骨、鱼肉酥脆,属于徽菜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菜之一,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培育出臭鳜鱼生产规模企业近30家、家庭作坊100多个,要加快发展养殖业,但是原料来源和消费去向都在外地,破除制约徽州臭鳜鱼品牌建设和品质提升的瓶颈,要加快制定徽州臭鳜鱼产业带的总体发展规划,综合施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聚集发展,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加强“徽州臭鳜鱼”公共品牌的融合发展,拓宽国内国际、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形成臭鳜鱼全链条闭合、全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杨增权副厅长乘船巡查太平湖生态保护情况,听取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汇报。
太平湖渔业公司捕捞现场,一网捞起5000斤大鱼。
调研期间,杨增权实地察看了黄山市太平湖生态渔业情况,要求黄山市抓住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大水面资源,加强水质在线监测和渔政执法监管,充分发挥好大水面渔业生态属性、文化效果、富民功能,推进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以鱼净水水更清,水养鱼鱼更鲜的不投饵生态增殖渔业发展目标。
黄山市副市长张正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义生和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黄山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厅渔业局、省水产总站负责同志参加督导调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