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观察

秋栽香菇次潮菇出菇技术

2021-11-02 作者:佚名 来源: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传统秋栽香菇的冬季出菇模式,是塑料袋手工开口出菇模式和菌棒脱袋立棒小拱棚覆盖塑料保湿促控转色模式。收第一潮菇后的管理,对后次多潮菇产量影响很大。现将香菇第一潮出菇以后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一、养菌期间温度、湿度管理

  养菌期温度湿度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于没有完全转色或者没有转色而出菇的菌棒促进转色。养菌时要保持菇棚内的湿度在70%~90%范围,抓住晴天时段让棚内温度达到18~25℃。可采取雾化加湿或者人工喷雾器喷雾加湿,辅助继续转色。其中,喷雾加湿的时间需要根据天气预报,在晴天来临前3天增加湿度达80%~95%,促使菌丝表面复活。晴天每天喷雾保湿1~2次,阴湿天气晚上喷雾保湿1次。喷水大小,需要根据菌棒表面干燥状态适当调节。菌棒含水参考标准,是以手握菌棒没有保水膜的部位感觉表面有湿润、绵软感觉为适宜,如果没有保水膜的部位在手指感觉是干燥如同硬纸板,说明菌棒过度干燥了,需要增加喷水量或适当增加喷水次数、延长喷雾时间。

  晴朗天气,棚内温度达到15℃以上的中午或下午给菌棒表面重度喷雾1遍,达到菌棒表面有露水珠状态,为继续转色提供湿度条件。低温天气,打开阳光照晒方向棚面,利用采光增加棚内温度。气温低于15℃以下,菇棚以关闭为主,每天中午开门通风半小时左右,低于5℃以下的超低温天气不用通风,保持自然温度养菌状态。

  二、养菌期间菌棒水分管理

  出菇和养菌期间的菌棒失水后重达1公斤时(16.2厘米×58厘米栽培袋重量,由2.25公斤下降到1公斤左右)是正常状态,菌棒表面没有出现干燥状态,不需要补水或者注水。尤其是没有转色菌棒或者第一潮出菇数量较多的菌棒比较松软,需要10~20天较长时间的休养和自然收缩,等待大部分菌棒达到催菇的条件,再给予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液、采光增温、拉大温差,让其继续出菇。第二潮出菇的时间根据菌柄窝内80%以上出现褐色的时候,适当补水催菇。

  三、加大疏蓄育蕾管理,提高出菇品质

  深冬季节气温过低,出菇数量减少,提高出菇数量和出菇质量是提升产出效益的关键季节。对出菇过密的个别菌棒进行疏蓄处理,剔除所有畸形菇和密集菇蕾,为每一个子实体提供营养成分,为菇盖提供生长空间,提高香菇子实体品质。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1/10/29/art_1594272_589405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六大技术要点

下一篇: 我市顺利完成2021年度省级农药监督抽检任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