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政务

菊花盛开满地“金”

2021-11-02 作者:佚名 来源: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位于埇桥区芦岭镇南王寨村的菊花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穿梭在菊花丛中,一手提着塑料桶,一手飞快地采摘菊花,人笑花艳成为村子秋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已经采过一拨了,预计还能采两拨,按照目前收购价每斤55元,每亩毛利能达到1万多元,除去成本,一亩地纯利六七千元不成问题。”种植基地负责人丁云龙给记者算着收入账。

  “虽然脱贫了,但更加美好的生活还是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在镇村干部和菊花种植能人的扶持下,丁云龙2019年开始种植菊花,见到回头钱后,他决心扩大种植面积,“今年种了19亩左右,市场行情不错,这一季又能有个不错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丁云龙笑得合不拢嘴。

  南王寨村以往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小麦、玉米种了许多年,土地收益十分有限。随着菊花种植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销路的打开,近两年,该村调整种植结构,成立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先示范带动后群众自主参与种植的发展思路,引导全村20多户村民种植七月菊、金丝黄菊、桃菊等品种,种植面积增加近400亩。有了产业,村民也就有了增收致富的渠道。“每到种菊、采菊、烘干的时候,周边村民可以就近务工,每天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实现家门口增收。”芦岭镇南王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孙立刚对记者说。

  为满足菊花产业发展需求,南王寨村积极争取资金,建设菊花烘干房,在全力保障村民烘干菊花的同时,还承接药材、辣椒等作物的烘干业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60万元。“我们准备打造高端菊花品牌,做深、做大菊花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村民持续增收。同时,开展校地合作,引进技术指导和电商培训,推动菊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孙立刚说。


原文链接:http://nyncj.ahsz.gov.cn/zwzx/192314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埇桥区:移风易俗聚民心 文明新风拂面来

下一篇: 我局开展全市水产养殖业执法督查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