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立足实际,突出党建引领,激活红色治理,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不断提升法治水平、持续塑造乡村道德秩序,努力实现村级事务共享共治“三治融合”,探索出一套科学、民主、有序的红色治理体系。
二、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点燃乡村红色引擎 激发红色治理动力
蔡桥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的西北边陲,四湖环绕,三面临水,区域内有国家级菱角湖湿地公园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蔡桥烈士陵园,版图面积13.8平方公里。下辖村民小组9个、农户567户、2343人。作为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近年来为改变基层党组织弱化,村情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的状况,蔡桥村坚持问题导向,以基层党建为抓手,突出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施强村富民战略,探索出了一条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多元红色治理道路。
(二)立足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
一是“头雁”带领。2019年,现任村支书作为“能人”返乡,选拔上任,面对“烂摊子”,他没有退缩和放弃。从统一村“两委”班子、干部、党员、群众思想上着手,利用自身多年在外所见所学积累的经验,带领蔡桥村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红色文化传承、村庄有效治理等一系列规划蓝图。仅仅两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逐步上升。
二是支部引领。结合红色阵地、红色党支部建设,在发扬红色传统、不断强化党支部自身各种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蔡桥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的协商。在强村富民的战略布局上各成员分工明确,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
三是党员示范。2015年,蔡桥村部分老党员率先引进“虾稻连作”的新式发展模式、种植优质香稻品种,取得成效后,他们带头成立合作社,通过亲力亲为带、手把手教,在全村推广,抱团发展。在村级人居环境整治、综治信访维稳、困难帮扶救助等工作上实行党员包户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遇到困难有效解决,日常工作有序推进。
(三)传承红色基因,突出红色治理
一是发挥红色宣教治理作用。蔡桥村作为革命老区,传统红色资源丰富。通过建好用好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依托红色教育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村民的道德认识。相继建成红色广场、红色活动室、红色书屋等,满足广大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自觉远离赌博等不良恶习。蔡桥村针对日常难做思想工作的村民,转化工作思路,通过带领大家参观烈士陵园、学习革命英烈事迹和崇高品德,在配合解释说明,最终各项难题、棘手工作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是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组织村支部党员、在职党员、“双报到”挂点联系单位党员等,成立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老年儿童关爱等5支“红色志愿服务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蔡桥烈士陵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服务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红色服务”,提升村民满意度。特别是在村拆违治乱与人居环境大整治工作中,红色志愿服务队中的革命烈士后代们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以身作则、示范带动,全村广泛宣传和动员,确保了美丽村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四)汇聚民智民意,激发自治活力
一是红色基因融入村规民约。蔡桥村立足实际,通过村民大会、小组户长会,引导村民主动参与讨论,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价值、道德品质和红色文化等结合到环境卫生、道德礼仪、社会治安、移风易俗等内容中,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日常行为中自觉执行的守则和相互监督的有力依据。
二是红色组织参与村级事务。蔡桥村独创设立由德高望重的革命烈士后人组成的“红色村务监管小组”,他们发挥传统革命精神,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维护村内治安、调解民事纠纷、传达民情民意,以红色治理参与到村日常工作的管理服务中。
三是金豆平台激励村民自治。依托上级部门支持,蔡桥村搭建了三治融合“荆安在线”平台,内设“村务公开”“便民服务”“积分兑换奖品”等板块,村内大小事及村民诉求建议可在线反馈。积分数量按村民践行村规民约和参与村级事务、志愿者服务等加减,“积分兑换”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该平台现已成为村务管理和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
(五)坚持依法依规,强化法治保障
一是用活红色文化。党员干部坚持法律知识学习,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荆安在线”平台、印制法律知识小册子、设置宣传栏等途径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及相关案例,近五年以来,村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同时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文化进万家活动,提升了红色文化感召力,村民自觉加强对村庄文物古迹的保护。
二是坚持依法治村。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依规办事,坚决打击“村霸”等黑恶势力及黄赌毒、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村民对法律权威的认同感,村民安居乐业、村内秩序安定有序。
三是划分红色片区。全村分9大红色片区,每个片区设置一名红色网格管理员。将村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便民利民服务、人居环境整治、道路交通和安全隐患排查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了“人在格中,事在网中,人网互通”。
(六)培育乡风乡贤,筑牢德治支撑
一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常态化开展先进模范党员、优秀志愿者、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促进道德文明建设,增强了村民道德文明观念,营造了文明治村的良好氛围。
二是广泛树立乡贤典型。蔡桥村充分发挥本村德高望重的能人、乡贤作用,以道德教化感染身边村民,以经验才能带动家乡建设发展,以乡土情营造乡村发展氛围。在蔡桥村红色治理中,革命烈士后人朱大俊在拆违治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不愿意、也不配合的住户,他挨家挨户上门游说,用感染力和说服力,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像这样的典型还有许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