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政务

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强调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力量

2021-12-28 作者:佚名 来源: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12月13日,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次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力量,构建梯次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更好支撑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 

  会议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人才兴,则农业农村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取得显著成效。但农业科技人才在结构、质量上还有较大不足,一些领域科研人才断层问题凸显。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保基本的粮食供给“够不够”问题,保多样保质量的“优不优”问题,突破前沿争尖端、抢占创新制高点的“有没有”问题,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到了非壮大不可、非强健不行的时候,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把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三农工作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 

  会议强调,要坚持人事结合、引育并举、分类分层、综合施策,加快建设农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农业领域卓越工程师四支队伍。聚焦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通过联合攻关、实战历练,发现和培养农业战略科学家,引领创新方向。依托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遴选领军人才,实施“神农英才”计划,统筹科技项目和平台条件,强化综合保障和经费支持,打造一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跟踪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让更多青年人才担纲领衔重要科研任务,扶壮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力度,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进行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扶持,培养农业领域卓越工程师。 

  会议要求,要努力营造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充分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放”上下功夫,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把能放的权尽量放下去,增强科研院所的自主权。在“活”上见真章,优化项目管理模式、经费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该严的严、该松的松,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在“用”上求实效,围绕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建立以用为本的人才作用发挥机制,重大科研项目更多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择优委托,推行主责主业评审职称,确保用好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优”上多用力,建立包容创新制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健全农业科研诚信制度,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要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打造世界农业科技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带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人才一起成长进步。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出席会议并发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廖西元主持会议,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出席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工程院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支持农业科技人才工作的思路举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大北农集团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农业领域院士代表,科技部、中国科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 

  会后,唐仁健还到刚刚建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进行了调研。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zwyw/202112/t20211214_32298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江安县奏响“四部曲” 麻衣坝园区“老变新”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