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如东县长沙镇四桥村8500亩水稻收割临近尾声。今年秋收以来,四桥村大力推行秸秆“三禁一利用”工作,多种方式引导农户将秸秆打捆离田、粉碎还田,减少秸秆在田间地头的堆积,全力遏制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抛现象。同时,该村还不断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多举措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近日,在长沙镇四桥村的一处稻田里,收割机正在轰鸣忙碌着,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将秸秆粉碎成屑撒在田间。粉碎、深翻、覆盖,秸秆还田的无害化处置既减少了因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产生的氮磷钾等丰富的元素也成了提高水田肥力最好的养料。“现在积极响应秸杆禁烧的号召,不放火烧,不污染环境。秸秆粉碎还田后,田里有机质变多了,土不板结了更利于播种,两全其美。”四桥村41组村民陈良华说道。
物尽其用,秸秆除了变成有机肥外,或被送至生物质发电厂,或被运至牛羊养殖场,或被制成草编工艺品等,其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再利用方式也成为村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秸秆经纪人吴敦群回收秸秆已有十七八年,他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年靠收购秸秆就能给他带来至少20万元的纯收入。“农忙的时候每天收购量蛮大的,一天起码十几个小时都在田里收,一年下来能收个四五百吨秸秆,这部分秸秆基本上都能有效利用起来,我也能有一笔收入,一举多得。”吴敦群说。
昔日无处安放的秸秆,如今变身香饽饽,环保又增收。今年秋收以来,四桥村大力推行秸秆“三禁一利用”工作,通过广播、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秸秆禁烧承诺书等方式,营造“不敢烧、不能抛、勿堆放”的浓厚氛围,同时宣传引导村民科学利用秸秆资源,采用粉碎还田、秸秆回收等举措,积极为废弃秸秆回收寻找好出路。目前,全村水稻收割已经完成90%,秸秆综合利用率100%。四桥村党总支书记许雪峰介绍,通过前期实行的“拉网”式巡查,村民心中已有秸秆禁烧禁乱抛的意识,过去浓烟滚滚、秸秆乱抛乱堆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都是秀美乡村。接下来,该村将持续推动网格化监管和常态化宣传,切实将秸秆“三禁一利用”落实到田间地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