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春播玉米约58万亩,已陆续进入拔节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玉米一生中生育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前半期以茎叶的旺盛生长为中心,后半期以雌雄穗的分化为中心,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基部节间短粗、充实,雌穗雄穗分化良好,个体生长健壮,群体发展适度、整齐。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一、科学追肥。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是决定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是玉米水肥临界期。一般小喇叭口期亩施拔节肥5~10公斤尿素,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确保鲜食玉米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青贮和籽粒玉米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4~16公斤。可在行间距植株10cm处挖穴或开沟深施。
二、中耕培土。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适时培土不仅可以提高根系活力,还可减轻杂草危害。将行间、畦沟土培到玉米基部形成土垄,耕深6~7cm,培土高15cm。培土后,视田间情况再喷施一次玉米封闭性除草剂,喷药时注意使用安全罩,以防药液喷洒到玉米植株上。
三、水分管理。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应适度控水,促进根系生长。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为需水临界期,一旦遇旱应及时浇水,促进雌雄穗分化和雄穗花粉的形成和发育。遇涝及时排除积水,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四、促壮防倒。玉米在8~10叶期喷施矮壮素,增加茎粗,缩短节间,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度,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倒能力,注意“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
五、及时拔除弱小株。由于播种、地力、补种、病虫危害等原因,田间出现一些通常不结穗或结穗很小的小株、弱株,消耗肥水,影响健株生长,应及早拔除,确保群体整齐度。
六、防治病虫害。春玉米中期多处雨季,田间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小气候,诱发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等病害,应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时防治。穗期的主要虫害是玉米螟,可采用辛硫磷、白僵菌或Bt颗粒剂施入喇叭口内防治。(撰稿人:朱秋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