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去,还得管得好。夏至将至,水稻管理陆续进入关键期。在东海县洪庄镇薛团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小麦收割早已结束,大田里的水稻秧苗迎风摇曳。薛团片区有1万亩高标准农田,原来这里灌溉难,产量也不高,经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后,这里新建了防渗渠道、节制闸、水泥路等农田基础设施,配置了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布设了耕地质量监测点,既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有机肥、生态犁耕深翻等措施也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我们注重改良灌溉模式,保证田地旱能浇、涝能排,推动实现旱涝保收。”东海县农业农村局农田管理科科长吕浩介绍,“同时依靠新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农业数字大平台,把气象站和虫情测报站等信息汇总到数控中心平台,进行专业分析,及时指导农民种粮,保证高产稳产。”
今年麦收期间,多地高标准农田迎来收获季。在品尝丰收果实的同时,广大农民毫不放松做好夏种夏管工作。农业农村部门专门成立技术服务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随时解决农户咨询的问题,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推动做好夏管工作,搞好病虫监测防控。
在赣榆区赣马镇仲庄村,技术人员正在田间地头查看秧苗长势、病虫害发生及肥水管理情况,并现场指导农民加强苗期中后期管理。科学的苗期管理将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植株抗逆性,也利于插秧后快速缓苗、快速分蘖,为水稻稳产、高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夏粮的丰产丰收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以后,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吨良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成云飞介绍,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级验收工作圆满收官。52个建设项目总投资7.6亿元,建设面积42.8万亩,惠及5个县区175个行政村。
(王文 徐维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