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风貌

见字如晤

2022-06-16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收拾书桌,突然翻出一张朋友润泽从西藏寄来的明信片,木质的明信片很有质感,印着令人惊艳的雪山,最主要的是上面还有朋友隽秀的字迹。顿时,以前手写书信的记忆瞬间苏醒,如同一道光,照亮了那些明媚的过往。

  我生平见过的第一封信,是上小学时,村北头的同学李国喜家接到远在海外的二爷爷的来信,说要回来探亲了。几十年没音讯的人这下要回来了,立刻引起全村轰动。那时候感觉书信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能让这么多年没有见到的亲人团聚,让一个村子为之疯狂。

  后来上了初中,流行交笔友,但凡是中学生看的杂志、报纸,必然会留下很多“来信地址”。那时,我曾经跟同样喜欢刘德华的外地笔友写信探讨,怎样能买到刘德华歌曲的磁带,得到的回复是:“我还没有随身听,只有收音机,用不着买磁带。”那时的书信,见证了懵懂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高中之后,思维日渐活跃,面对高考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学习的压力,于是,我狂热地爱上了刚成立的CBA联盟和足球甲A联赛,根据《体坛周报》上登的地址,向一名上海体育学院的笔友写信讨教,哪个体育学院不错,希望以后能够进入职业体育行业。像这样不着边际的信基本上有去无回,没想到,那个笔友居然回信了:“想研究职业体育,就好好学外语,考德国科隆体育学院。”那段时间,这封珍贵的回信给了我备战高考极大的动力。

  上大学时,BP机还没普及,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基本上也是靠写信沟通。记得一次周末,同一个城市的高中同学聚会,我透露了学不好英语的烦恼,几天后,便陆续收到了几个同学寄来的学习书籍和笔记,信的最后,无一例外都是“加油,一定可以过四级”,那一刻,真切感受到同学间的真挚友谊。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到东北边陲戍边。那时,我已经有了手机,但边境大部分地方没有信号。为了挽留爱情,一到晚上,我就给远在3000公里外的女友写信,与她分享边关冷月、冰雪浪漫。那时,最盼望的就是收到她的回信,每每收到手书,“见字如晤”,人化成字,字成了人。念师范大学的她,字迹中有荷塘月色的气息,一如她的人,简静,清丽,弥漫着一层薄薄的忧愁。

  算算,解甲归田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过手书,这些年兜兜转转,与朋友们远隔千山万水,偶尔微信联络,但线上情谊得来终觉浅薄,心里停驻的仍是“见字如晤”时的亲切。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冲不淡手写书信时的那份纯真与感动,那些提笔写信的日子将永驻心间。

  (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协会员)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4761.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父亲的背影

下一篇: 以“时间”换“空间”,1—5月重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5...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