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风貌

巫溪通城:脆李披“盖头” 避雨迎“佳期”

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等雨把土地浸透,我们就可以给李树撑折叠晴雨伞、遮透气防雨膜。这等于给李树披上会呼吸的‘盖头’,可以尽量避免落果、裂果和病虫果等损失,确保果子能有高品质、高产量,能安全‘出嫁’。”6月,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派出专家团队,与巫溪县、乡村农技人员一起,赴巫溪通城镇龙池村晚李基地,攻克连阴雨造成李果产业遭重创的老大难问题,推广避雨防灾新成果,确保该地特色骨干产业立起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基层发展需求是农技队伍“奔跑的方向”

  总站果树科科长孔文斌手把手教当地的李子种植大户给成年李树撑上折叠避雨伞,给幼年挂果树覆生态防水透气膜。他说,伞和膜要根据天气情况使用——下大雨和连阴雨时打开,天晴收起,既不影响光照,又不影响通风,相较去年的设备操作方便,还能反复使用。使用伞和膜后,李树受雨灾受损从往年的80%控制在15%左右。

  孔文斌还说李子是个好项目,有市场优势,乡亲们要有信心,坚持抓下去。

  巫溪县经济作物站站长李相进介绍,前几年,巫溪李子产业遇到了“拦路虎”,没能迈过连阴雨这道“坎”,在李子面市前,较大范围内落果、裂果和褐腐病烂果齐上阵,造成李树减产,甚至有的果农绝收。

  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与基层农技队伍,赶赴灾害现场反复察看。他们着眼解决当前的问题反复试验,推出“树冠避雨膜”、简易折叠避雨伞等设备,通过物理隔离,紧急提高科技干预防灾能力。同时,他们又从长计议开展原因追溯,从李树的基因方向去找“破译密码”,揪出“连阴雨”“太阳寡照”等与脆李生理上“相克”的关键症结,并于今年组建了青脆李关键技术攻关团队,从施生态有机肥、选育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等方向,让青脆李自身变得强大起来,能经得起市场挑选,还扛得住旱涝等极端天气。

  让农民自主解决问题是农技推广的“硬核任务”

  “再有用的技术,都需要人应用,才能落地见效。通城镇投产李果园达1.2万亩,党委政府一直在琢磨办法,今年在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投入60万元,规划奖补推广避雨设施示范1000亩,让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大户、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先动起来,边试边培训带动群众,让他们有能力解决产业中遇到一些问题。”该镇农服中心主任詹祖斌称。

  前两年,乡亲们面对“连阴雨”一筹莫展,被动接受因灾减产的现实。这让通城镇党委政府意识到,攻克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务必要解决村民的认识问题,提升村民的技术水平。

  于是,通城镇相关负责人一边推广新技术,一边培训村民,帮助其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市场的能力,巫溪县融媒体中还做了关于脆李如何避雨的系列报道,通过多种形式对全县果农开展灾害预警、技术推广。

  李子种植大户陈高财对此感受很深。他说:“专家不可能把家家户户的果园都管到底,关键还是要自己肯学肯吃苦,要舍得投入。”只要村上有技术培训,陈高财都争取参加,把相关知识记到心里。目前,他的6亩李树长势好,有不少果农上门来参观取经,保守估计能产6吨商品李子,按目前的市场价,收入可望达5万元。

  科技赋能山地现代农业“必有远方”

  作为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通城镇肩负着特殊任务。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驻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坚持在科技帮扶上发力,在防灾减灾上予以重点关注。

  “目前,通城李子在避雨措施设施上还有攻关的空间,争取明年提升智能化水平,让果农实现在手机上操作避雨伞和膜;在品种选育、试验推广上有更大的突破,发展适应物候的优质李果,从源头上降低劳动成本和强度,从根本上提升防灾能力,提高品质,赢得市场,让果农有奔头,让通城特色骨干产业有‘远方’。”工作队队长江有林对专家团队提出希望。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提前防护和宣传发动,李果从6月中旬到10上旬陆续面市,今年销售收入可突破1000万元,综合产值达5000万元。山东对口派驻专家、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和市级专家共同支持,遵循发展要求与群众需求,在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方向启动新课题,推出好成果,让农民记得住、用得上、管长远。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5746.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重庆税务: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下一篇: 不急,等一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