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气温高加上湿度大,天气闷热依旧。市气象台11时5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明日起,降水将陪伴我们进入三伏天,今年三伏天自7月16日起,至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据气象部门预计,短期内,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分散性降水,气温高湿度大,体感闷热。7月16日~17日,受低涡切变线东移影响,我市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具体预报为:7月15日白天,全市多云间阴天,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偏东风3级左右,最低气温26℃~28℃,最高气温35℃~37℃。7月16日~17日,阴天有小到中阵雨、雷阵雨,北部局部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开启“蒸烤”模式。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需要查历书计算。今年三伏天,初伏为7月16日~25日,10天;中伏为7月26日~8月14日,20天;末伏为8月15日~24日,10天,共40天。 按照中医理论,三伏天人体内阳气旺盛,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很多市民都热衷于敷贴“三伏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来培补阳气治疗或预防“冬天易发的疾病”,通过培补阳气后,在冬天时的抗病能力就会增强,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效果。 “三伏贴”虽好,切不可迷恋。据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希瑞介绍,“三伏贴”并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保健场所、美容场所等非医疗机构及未经核准的医疗机构不能开展“三伏贴”服务。王希瑞介绍,市民在敷贴当天忌洗冷水澡,忌过量运动、大量出汗,在敷贴两日内,禁食辛辣、鱼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忌烟酒。(记者 周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