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本科2021级16名同学组成“青听乡音,助力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团,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以及负责人官心的带领下,抵达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庙村,以观察高庙发展为活动主线,通过深入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探索地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拍摄宣传片、制作MV以及原创歌曲等形式展现高庙发展脉络,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青听脱贫攻坚史,尽己所能献良策
14日上午,“青听乡音,助力振兴”发展观察团从学校出发,前往郭扶镇,同当地政府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实践团共同开展了2022年郭扶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会上,郭扶镇党委委员黎媛为大家介绍了郭扶镇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党委政府“四步走”的建设发展思路。同时,副镇长陈寅娟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同学们纷纷结合自身实践感受提出自己的困惑,为乡村振兴献上青年之策。而陈副镇长也结合郭扶镇实际,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增进了同学们对乡村振兴具体实行中的难点困点的理解。
青寻发展背后影,凌晨三点护振兴
15日凌晨3:00,发展观察团来到高庙村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观察采访。观察团通过对当地干部陈勇的采访了解到,在旅游业兴起前,高庙村是典型的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自给自足型乡村,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商品率低。而在旅游业兴起后,农家乐产业、康养产业的兴起使得当地的农贸需求变大,不少周边留存的老农户都自发地在每天清晨用背篓带些瓜果蔬菜到村中心售卖。这种形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中留守老人的收入,但是自发无序的农贸售卖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农户摆点挤占街道、农贸垃圾影响村容等一系列问题。当地干部面对这一现象,积极担当、勇于作为,采取轮班值守的方式,坚持在每天凌晨三点到达农贸市场,帮助农户划定摊位、维持秩序。正是因为当地基层干部办实事、求实效,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作风,才能有高庙今天的快速发展进步。
青继百年党员魂,六十六载党心存
17日午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青听乡音,助力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团在深入了解当地农家乐经营状况,实地考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交流获取游客真实体验等方面的过程中,有幸遇到了一位94岁高龄的老党员。得知发展观察团的来意后,爷爷欣然接受了采访。“我1956年就入党了,到现在已经有66年的党龄了!我一生都是心向中国共产党的!”爷爷为队员们热情地讲述了他从入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的心路历程。提及自己的党员经历,爷爷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爷爷的讲述中,过去的綦江、过去的时代、过去的中国的故事缓缓展现在队员们眼前。一段徐徐的讲述,却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一名党员在时代浪潮中的责任担当,融小我于大我,献个人于集体的奉献精神。
青听之行,用脚步体悟乡村的发展轨迹。青年下乡,看到的却远不止于乡村的绿水青山、一砖一瓦。乡音是什么?是具体的话语,但更是身处乡村中的人用身体力行发出的无声的声音。乡村振兴的秘密在哪里?或许就在那些爷爷奶奶年至古稀却依然披星戴月出来摆摊劳作的不亦乐乎的吆喝叫卖声里;或许就在日复一日与村民同心同行的村干部那布满血丝却依旧闪耀着希望的眼神里;或许就在全高庙上下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觉悟里;在共产党百年来紧紧联系群众,造福群众的致胜法宝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