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今年家里养了多少头牛和羊啊,挣到钱了吗?”近日,内蒙古兴安盟区域经济合作局干部张宇峰来到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恩扎拉嘎嘎查农牧民戴双诚家中,一进门就聊了起来。像张宇峰一样,全盟还有2.2万余名干部向乡而行,深入农牧民家中、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与3.9万户群众结对认亲,帮助解决现实困难7000余个。这是兴安盟实施干部到乡的缩影。
近年来,兴安盟实施“干部到乡、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工程。干部到乡是通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到乡、各级干部结对到乡、驻村工作队常态到乡等,实现扶持一批产业项目、帮助一批困难群众、夯实一批基层组织、锻炼一批党员干部。目前,盟本级安排343名选调大学生到苏木乡镇、嘎查村任职锻炼;选派1741名干部蹲点驻村,与嘎查村“两委”成员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根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分门别类建立教育能人、农技能人、医疗能人、产业发展能人等信息库,把能人找出来。将促进能人返乡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布项目库等方式,积极推介投资创业项目、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学子归乡等活动,把能人引回来。对有意向回乡投资兴业就业的,实行全程包联,确保愿回尽回、支持政策应享尽享,让能人真正留下来。目前,全盟已摸底入库能人1110名,梳理出能人返乡工程项目189个。
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充分整合土地、生态等各类资源优势,借助京蒙协作机遇和外埠商会平台,加大“牵线搭桥”力度,吸引盟内外民营企业帮联兴村、投资兴业。4月20日,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深入结对帮扶点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开展对接工作,与乡村产业振兴互帮互促同发展。
鼓励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人才下乡做“农创客”,发展新产业、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组织开展那达慕、丰收节、插秧节等乡村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牧)家乐、民俗体验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吸引市民到农村牧区消费。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职能优势,组织所联系群体市民下乡,以城带乡,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推动知识技能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