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的老年人中,有一种奇特的“避暑候鸟”现象。只要气温超过35摄氏度,一大批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的重庆人会选择逃离这座城市,带着放暑假的孙子孙女,去往周边凉快的高山小镇。
每年60余万本地避暑人群中,5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25.7%。为了满足避暑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让避暑生活更有乐趣,重庆市老年大学文旅分校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模式,适时推出“季候校”,让避暑纳凉的老年人有了静心良品。
7月18日,武隆区仙女山镇避暑的候鸟老人迎来了新一季“季候校”。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承办、重庆市文化旅游老年志愿服务协会协办的重庆市老年大学文旅分校2022年暑期免费教学活动在武隆区仙女山启幕。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王增恂、市文化旅游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处长庞微波、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李登水等单位领导及150余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7月初,文旅分校2022年暑期免费教学活动报名启动。得知消息的朋友们非常兴奋,将这个好消息转达给一同避暑的邻居与朋友,鼓励他们踊跃报名。学员代表李苏珍在发言中说:“以前老年人都是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棋牌活动,感觉比较单调,现在参加免费培训很充实,真正体会到了幸福感与获得感。”
重庆市老年大学文旅分校在7、8月开展免费教学活动,针对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开设太极、声乐、舞蹈、时装风采表演、素描彩铅、普通话与朗诵、书法、合唱等8个专业、20个教学班,开班前已有近1000名学员报名参加学习。
这种极富重庆特色的“季候校”并不是今年首创。重庆市老年大学文旅分校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教学新模式,在石柱黄水、武隆仙女山都开展过免费教学活动。虽然课程面向学员免费,但是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上一点不马虎,甚至还会发放相关资料和书画班使用的笔墨纸张耗材等。每年课程结束后,学校都能收到多封学员撰写的感谢信,群众满意度非常高,口碑也很好。
在越凉爽的地方,送学活动越火热,这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大趋势下重庆市老年大学文旅分校探索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活动让文化旅游系统资源优势得以凸显,老同志的志愿服务潜力进一步被挖掘,老年教育服务有了新供给,“学养教游一体化”的思路得到深化。
本次免费教学活动将持续至8月12日,这是市文化旅游委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用心用情、精准办学,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一次有益尝试。据了解,下一步,文旅分校将加大“季候校”办学模式探索和推广,打造老年教育新IP,让老年教育更多惠及老年人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