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风貌

地名“大、洋、怪、重”怎么办?这项法规9月1日起施行

2022-07-29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7月22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修订条例是加强地名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黎藜介绍,现行条例自2001年1月1日施行以来,距今已20余年,仅作过两次小的修正,部分规定与现阶段地名管理工作的形势已经不相适应。

  此次修订后的《条例》,不再分章,采取小切口的方式,做到有几条立几条,共34条,解决管理体制不顺,地名命名、更名“随意、任性”,部分“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五花八门等问题。

  

  《条例》明确了地名的类型,共9项,并将集镇、自然村(寨)、广场、道、开发区、园区名称纳入地名范围进行管理,同时,《条例》还明确了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反映地名的专有属性,通名反映地名的类别属性。

  “《条例》结合了重庆市的实际,细化了不重名、不同音的要求。”黎藜介绍,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街道名称,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以及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巴南区、渝北区范围内的同类地名,在命名、更名时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像南坪街道、南坪镇这种名字已经相同的地名是否需要更改呢?”

  黎藜表示,对于地名管理的存量部分,应尽量保持相对稳定,名字相同,但属不同地名类型的可以不用更改,但在增量部分应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为防止“任性”更名,《条例》规定,地名依法命名后不得随意变更。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此外,《条例》还在文化保护上进行了强调。例如,《条例》规定,市、区县政府应当开展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传承,加强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定期组织地名文化公益宣传活动。

  

  


  更多阅读↓↓

  法规那条签出后附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7850.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中方县:省里来的“新村民” 驻村作出“新答卷”

下一篇: 铜梁区水口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守护乡村美丽颜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