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反腐倡廉

石嘴山:推进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专项整治开好局起好步

2022-08-05 作者:佚名 来源: 宁夏纪委监察网

  全区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石嘴山市高度重视,应令而行,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纪委监委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聚焦关键少数,高位推动部署。全区专项整治动员会召开后,石嘴山市第一时间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纪委常委会会议上传达学习,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工作安排上来。为确保专项整治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抓专项整治工作,以市委办文件下发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整治范围、整治内容和方法步骤,按照学习动员、自查自纠、深化整改3个阶段要求,聚焦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将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一并纳入整治范围,进一步细化开展集中学习、深入检视问题、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或专题会议、开展“三个全覆盖”谈话、组织签订“承诺书”、主动上交整改等11项重点任务。7月20日,召开全市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对全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党委(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专项整治作为净化政治生态、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重要抓手,紧扣阶段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统筹推进实施,实现全市专项整治工作一体推进。

  发挥以案示警,形成强大震慑。为深化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专项整治,以案为鉴、以案正风,市纪委监委筛选出近年来全市查处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以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12个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曝光,形成警示震慑作用。各级党委(党组)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对自治区、市查处通报的24起典型案例开展集中教育,以典型案例为镜鉴,广泛开展专题讨论,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五个是否”深入检视问题,通过学习检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的本质和政治危害,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全面自查自纠,认清形势,从思想源头上祛除贪念,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宣传引导。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切实成效,市纪委监委通过会议传达、网站、微信公众号、媒体宣传等各种方式向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宣传自治区廉政账户及交款操作流程,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深刻把握这次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和内涵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策略,正确引导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认清形势,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主动上交、主动申报、主动整改,将专项整治各阶段政策宣传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确保人人知晓。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在石嘴山纪检监察网、石嘴山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开通监督举报专栏,公布监督举报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加强“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监督职责,聚焦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日常监督,每阶段向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监督检查室印发工作提示函,明确阶段任务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督促指导监督联系单位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各阶段任务取得实效。将专项整治纳入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重点工作督查内容,统筹派驻机构、党风政风监督、信访、案件监督管理、监督检查等部门力量,成立4个督导检查组,强化监督指导,对各县区、各部门党组织重视程度、组织实施、整治范围、阶段任务、工作要求、整治效果等情况开展第一轮全面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专项整治走深走实。(石嘴山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dt2015/202208/t20220803_5792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兴庆区:推进信访举报工作提质增效

下一篇: 大武口:用好通报“撒手锏”打好警示“预防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