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斌讲话
会议现场
观摩城固县千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智慧渔业平台应用情况
观摩汉台区国柱种养专业合作社三产融合新业态
观摩洋县龙亭稻(荷)蛙产业园荷塘套养立体循环农业模式
观摩洋县马畅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园区“稻—鲈鱼”模式
7月24—25日,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汉中召开。本次会议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城固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斌出席活动并讲话,汉中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里致辞。
会议指出,经过3年来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规模有序扩展,由2018年底2.3万亩,快速发展到近20万亩,新型种养主体达到450余家,综合种养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稻虾、稻鳖、稻蟹、稻蛙、稻鳅、稻鱼等10多种适合我省种养环境的技术模式;稳粮增效作用明显,按照全省目前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计算,年可稳产大米6.5万吨。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意见出台,稻渔保险先行先试,稻渔专项财政资金大力注入,都为稻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会议强调,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效新模式,充分释放“增渔增收、节地节水、循环高效、绿色生态”叠加效应,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富民这个总目标,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推动“三品一标”实施。
会议要求,各地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稻渔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全面分析市场需求、资源禀赋、潜力空间,做实规划,增强发展引领力;要加强技术引导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革新,加快攻克技术难关,做精科技,提升产业支撑力;要积极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做大链条,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建设一批现代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做强基地,发挥示范带动力;要逐步调整财政支持保障措施,做优服务,夯实政策保障力;要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抢抓新机遇,掀起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大发展的新热潮,为建设美丽乡村,开创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喜迎二十大,建功“十四五”,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观摩了城固县龙头镇六一村千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汉台区国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洋县龙亭稻(荷)蛙产业园、洋县马畅宇畅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4个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汉中、安康、商洛3市农业农村局,城固、镇安、眉县、富县4县人民政府和3家稻渔种养企业先后进行典型交流发言。西安、宝鸡、渭南等6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恒口示范区管委会和2家企业书面交流。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汉中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省水产站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各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和水产站负责人,部分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业务科室和水产站负责人,部分稻渔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有关新闻媒体记者 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供图/吴晓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