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第9期(总第208期)
蚌埠市植物保护检疫站2022年8月15日
水稻中后期病害虫发生趋势预报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
2022年蚌埠市水稻种植面积约170万亩,当前在地水稻长势良好,普遍处于拔节—孕穗期,预计破口期在8月25日—9月10日。气象部门预测8月16日至9月2日沿淮淮北降水量偏少,平均气温偏高,结合我市水稻生育进程,预计全市水稻病虫害将总体中等发生态势,具体如下:
(一)稻飞虱
1.发生趋势:预计六(4)代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合发生为主,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80万亩。
2.预报依据:(1)灯下诱虫量低。自7月20日-8月10日,全市灯下共集到稻飞虱114头(白背飞虱),比近3年同期均值降低53.0%。五河县灯下共集到稻飞虱109头,比近3年同期均值的增加6.7%。其他县区灯下未见诱虫。(2)田间虫量显著减少。据8月10日大田调查,全市田间平均百丛虫量58头,比近3年均值减少7.6%。
(二)稻纵卷叶螟
1.发生趋势:预计五(3)代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六(4)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0万亩。
2.预报依据:(1)灯下虫量少。稻纵卷叶螟灯下自7月20日-8月10日,共诱到稻纵卷叶螟成虫33头,前期灯下很少见虫。(2)田间蛾量较去年同期增加。全市百株虫量45头,较上年增加17.06%。(3)田间卵量低。淮上、五河、固镇、怀远四个县区田间百丛卵量均为0。
(三)纹枯病
1.发生趋势:预计中等发生,部分县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
2.预报依据:(1)菌源充足。纹枯病是我市水稻常发性病害,近几年来连续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田间菌源充足。(2)部分县区发病重于往年。据在怀远县淝河、白莲坡、龙亢等乡镇调查,田块发病率为60%,田间呈点片发生。(3)不同田块表现差异大。机插秧田、移栽田块重于直播田块。机插秧田、移栽田平均病丛率为12.4%,病株率为8.6%,最高病丛率21.5%,病株率15.1%,严重度为1—2级。直播田病株率为2—6%,高的田块病株率达11%。(4)品种抗性不强,水稻生育期有利病害流行。我市种植的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不强,利于病害蔓延;我市直播稻播种量高,田间密度大,随着水稻不断生长,田间郁闭度不断增加,有利于纹枯病的快速发展。
(四)稻瘟病
1.发生趋势:目前稻叶瘟轻发生,预计穗颈瘟中等发生,中稻迟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0万亩。
2.预报依据:(1)菌源充足。近年来我市感病品种上发生较重,田间菌源广泛存在。(2)主栽品种不抗病。我市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粳糯稻和两系杂交水稻均不抗病,为病害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
(五)稻曲病
1.发生趋势:预计稻曲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0万亩。
2.预报依据:(1)菌源充足。近年来我市感病品种上发生较重,田间菌源广泛。(2)主栽品种不抗病。我市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两系杂交水稻大都不抗病,为病害流行提供了适宜条件。
(六)细菌性病害
1.发生趋势:预计水稻细菌性病害点片发生态势,部分品种呈中等发生趋势。
2.预报依据:(1)菌源充足。在五河县、淮上区的老病区,田间菌源广泛存在。(2)我市周边淮南市、滁州市均已出现水稻细菌性病害危害,有流行风险。
二、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一)稻飞虱
1.防治适期:孕穗期百丛虫量 1000 头、穗期百丛虫量 1500 头。
2.防治药剂:生物农药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化学农药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醚菊酯、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
(二)稻纵卷叶螟
1.防治适期: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 60 个。
2.防治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品种(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化学农药可选用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
(三)纹枯病
1.防治适期:发病初期至病丛率20%以内。
2.防治药剂:发病初期时可用井冈·多粘菌或井·蜡芽防治;病丛率10%~20%的田块,选用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等成分的单剂或复配剂,重病田块第一次施药后7~10天再补治一次。
(四)稻瘟病
1.防治适期:防治穗瘟,老病区感病品种要在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齐穗期补治一次。
2.防治药剂:可选用稻瘟灵、三环唑、肟菌·戊唑醇、烯肟·戊唑醇、春雷霉素、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五)稻曲病
1.防治适期:两系杂交稻、粳糯稻等感病品种于水稻破口前7~10天,即田间1/3~1/2植株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行时施药,若遇阴雨或多露,则破口期应再补治一次。
2.防治药剂:可选用肟菌·戊唑醇、烯肟·戊唑醇、苯甲·嘧菌酯、烯唑醇、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咪鲜胺、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菌、井冈·枯芽菌等。
(六)细菌性病害
1.防治适期:发病初期或发现发病中心即挑治,以消灭发病中心为主,防止扩大蔓延。
2.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四霉素、中生菌素、三氯异氰尿酸、噻霉酮、噻菌酮等药剂按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兑水喷施。
三、注意事项
1.在水稻扬花期用药的一般在下午4点后进行,避开开花时间,铜制剂在扬花期间是不建议使用的,铜制剂易产生药害,混用更容易产生药害,农药混用应慎重。
2.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在水稻抽穗期过量使用,特别是在遇低温阴雨水稻生长受抑制的情况下过量施药,可能影响水稻抽穗和灌浆结实,施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不盲目增加用量。
3.根据不同类型田块发生的病害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对路药剂,按照药剂的推荐剂量,在防治的最佳时期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打药时要先打轻发田块、再打重发田块、尤其是发生细菌性病害的田块,要尽量减少人在田中走动的次数,减少人为造成损伤的面积、减少传染的概率。
4.稻曲病、穗颈瘟这两种病害能防难治,为了节省成本,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建议在破口前5~7天防治,同时可以兼顾稻飞虱、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等,达到治主兼次,如遇到阴雨天气,可与施药后7~10天再补施一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