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法制聚焦

常州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风采展示(三)

2022-09-27 作者:佚名 来源: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扎根乡土,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就是她坚守的初心。她就是徐珊,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王母观村民委员会会计,2012年,徐珊大学毕业选择来到农村,历任劳动协管员、副社长、会计。十年来,她以出色的业绩,荣获常州市统计工作“先进个人”、金坛区统计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调员”、金坛区指前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2年底,刚参加工作的徐珊就分配到一项重要工作,丹金溧漕河航道升级工程需征用23个农户的11.8亩土地。由于当时农村村民对国家征地换保障政策不理解,大家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用土地转换社保。她在寒冬腊月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

  

  为村民算出了一笔有利于他们的经济账,最终赢得所有村民的信任和支持,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时至今日,当年转保的村民提及此事,都赞不绝口。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十年的基层工作让徐珊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政治民主、生态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一些经验主义的行政行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要向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转变,靠的是“法治”。她通过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积累。

  “现在是法治社会,我们必须依法办事,尤其是村干部,首先得自己学法懂法。”这是徐珊常说的一句话。工作任务重,她把书和笔记本带在身边,利用空闲时间、运用多种渠道学习法律法规。她深信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效。

  金坛开放大学开设了法律专业培训班,徐珊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聆听讲座,研究案例。工作中遇到法律上的难题,她总是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学,带着观点钻,带着想法研。

  徇私枉法的事一件不做,来路不正的钱一分不拿

  

  “把法律作为做事准则”,这句话写在徐珊随身笔记本的首页。身为一名村会计,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徇私枉法的事一件不做,来路不正的钱一分不拿”也成为她铭刻在心底的诺言。她自费在办公室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时刻自我监督、自我规范。

  2017年初冬,承包本村集体土地的王老板因合同即将到期,萌生送礼的想法,找到徐珊,希望能打通关系直接继续签订承包合同。徐珊指着头顶的摄像头告诉他:我办公室的摄像头联通上级机关,如果你想继续承包集体土地,需要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我们村干部没有这个权力。这件事让王老板对徐珊有了新的认识,每当说起徐珊,他总会点头赞道:“这个丫头不得了,是个讲原则的人啊”。

  学法就要用法,让法治之花扎根乡村土壤

  王母观村进城居住、工作的村民较多,留守村中的大多数村民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对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村民之间矛盾纠纷多,推动村居法治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2016年初,留守老人李大爷打算在自家门前搭建杂物间,但因建筑面积不足等因素,打算借用邻居家的院墙,遭到邻居王大爷的极力反对,两位老人发生激烈的口角。徐珊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两位老人现场握手言和,一场邻里之矛盾迎刃而解。

  

  除了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徐珊也会利用村民大会,邀请专业律师来答疑解惑。近年来,在她的不断努力下,王母观村的村民遇事必讲法,聊天也谈法,邻里矛盾逐年下降,徐珊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她谦虚地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的本职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ncj.changzhou.gov.cn/html/nw/2022/AQOKKIBB_0907/546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农业农村部通报7起黄河禁渔执法典型案例

下一篇: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日报10月18日第9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