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法制聚焦

安徽来安:“建管”并举打造高标准农田(人民日报11月22日第10版)

2022-12-09 作者:佚名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56岁的安徽来安县水口镇种粮大户沈劲祥对高标准农田改造的好处有着切身体会。2015年,他与哥哥在来安县施官镇共同承包了2000亩农田,仅基础设施这一项就投入了100多万元。由于田块小、灌溉设施差、道路不畅等因素,种植成本大幅增加,5年下来赔了不少钱。

  2020年合同到期后,沈劲祥得知水口镇高隍村将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在该村承包了840亩农田。当年,该村改造了1.3万亩高标准农田,路、沟、渠、涵全部配套到位。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之前无人问津的土地一下成了“抢手货”,1.3万亩农田被种粮大户承包一空。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同时田亩增加了,田块平整了,更便于机械化作业了,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这样算下来,增收容易多了。”沈劲祥说。

  据了解,来安县有103.91万亩基本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达22.41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圩区,地形复杂,丘块面积小,农田坡度大,土地分辖块数多,农业机械化作业率低,抛荒现象时有发生。

  为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约种粮成本,近年来,来安县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建设农业生产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级灌溉渠道、生产道路等设施,提高道路通达能力,完善田间灌溉系统,改善灌排条件,累计投入113286.5万元。2021年,来安县8.6万亩农田实现从“靠天收”到“保丰收”的转变。

  “在高标准农田推进过程中,来安县‘建管’并举,牢固树立‘数质并重、用养结合’生态理念,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采取‘改、培、保、控’等综合措施,加强对田间道路、灌排系统、防护工程、变配电工程和其他工程过程监管和建后管护,提升了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能力,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来安县委书记杨军说。

  与此同时,来安县还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引入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为8.6万亩高标准农田设施提供了约650万元的管护及维修保障。仅2021年,来安县就投资1.947亿元,修建渠道衬砌工程96.295公里、渠系建筑物(放水口、过路涵、节制闸)8697座、泵站59座、塘坝清淤205座、沟(渠)清淤73.5公里、建成混凝土道路34.29公里、砂石路111.8公里,共种植各类林木5148棵,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打造了良好基础。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rmrbbd/202211/t20221122_641588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柏连阳——“...

下一篇: 新民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人民日报11月22日第5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