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观察

密云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带着村民在梨窖里种蘑菇

2023-01-08 作者:佚名 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这几天,位于密云大城子镇庄户峪村的一座老梨窖热闹起来,一摞摞白色菌棒整齐摆放在钢架上。

  “我们村里正在探索新的产业,在老梨窖里面种蘑菇,现在第一茬蘑菇已经钻出来了。”庄户峪村“第一书记”张秋杰高兴地说。

  据了解,这座老梨窖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用于储存红肖梨等果品,曾陪伴庄户峪村走过几十年光辉的集体经济生产生活。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果品运输提速,红肖梨的“错峰销售”优势不再,梨窖也渐渐没落,处于“退休”状态。

  2021年底,来自北京市首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张秋杰到庄户峪村任职“第一书记”,经过对村庄自然资源、人口情况的深入了解,他寻找到适合本村的产业。

  “梨窖温度适宜、密闭潮湿,环境太适合种植平菇了!”张秋杰说,平菇产业投入少、产出多、易管理,前景可观。在考察平菇的生长习性、种植条件和技术投入后,庄户峪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便大胆决定试验发展平菇产业。

  2022年,北京市首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捐赠5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建设庄户峪村大窖种植食用菌项目,清理场地、加装喷淋设施和通风风扇、搭建摆放菌棒的钢架……11月14日,第一批4700根菌棒在新房里安了家。

  经过半个月的生长,“小黑平”“小白平”从菌棒两端钻了出来,鲜嫩肥美,长势喜人。

  “我们这座老梨窖面积240平方米,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蘑菇,预计年产平菇5万斤,村集体年收益能达到30万元。”张秋杰说,“我们村基本家家都有梨窖,梨窖种蘑菇的经验,以后可以进一步在村里推广,让村民多一条致富途径。”

  自张秋杰来到庄户峪以来,除了大窖种植食用菌项目,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在村干部的配合下,走进每一户农家,实地了解全村经济发展情况,用创新思维整合主要的农副产品资源。

  庄户峪村将特产的蜂蜜、苹果、梨等产品重新包装,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并利用自身能力和资源为产品寻找销路。2021年,庄户峪与周边高速公路服务区达成合作,将农副产品搬进服务区进行售卖。

  “第一书记”带头,庄户峪在乡村振兴的浪潮里乘风破浪,为农民铺开了新的致富路。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601317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密云19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好生态成就宜居宜业宜游

下一篇: 通州西集指尖上的面塑 带动农村妇女增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