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建设

分类指导强春管 努力实现夏粮丰 --2023年小麦春季田管意见

2023-03-04 作者:佚名 来源: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雨水草萌动,嫩芽往上拱”,雨水节气刚过,随着气温回升,我市小麦已进入返青期,生长速度逐步加快,正是落实春季高效田管的重要时期。去年我市小麦冬前至越冬期气温总体偏高,墒情适宜,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好于预期,尤其是早播田块苗数充足,但是由于去年稻茬小麦晚播比例较大,播种时间晚,当前小麦苗情不平衡性较突出,同时还存在“倒春寒”冻害、草害等隐患。为此,各地要组织技术人员踏田查苗,加强分类指导,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及管理情况

  1、群体苗数足、个体素质总体较好。秋播以来积温较高,日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据气象资料统计,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0日积温918.7℃,比上年偏多71.4℃,比常年同期偏多111.1℃;雨量235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多53.1毫米,比常年偏多27.4毫米。日照时数516.4小时,比上年同期偏多15.9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22.5小时;积温高,光照足,有利于小麦苗情转化升级。据全市苗情监测,2月20日小麦苗数49.99万/亩,比去年同期多2.07万/亩,较前五年同期平均苗数多4.7万/亩,是群体较足的一年。叶龄6.23叶,较去年同期少0.3叶,较前五年同期平均叶龄少0.97叶。另据苗情点2月20日返青期苗体素质考查,全市单株分蘖和带蘖率分别为1.7个和80.9%,比去年同期分别少0.57个、少8.9%;假茎粗0.64cm, 比去年同期细0.03cm;主茎绿叶数4.06叶,比去年同期少0.27叶;苗高23.12cm,比去年同期低2.95cm。今年苗情叶龄偏小,单株带蘖及苗体个体较去年同期小的主要原因是晚播苗个体较小且占比较上年高。另据各地调查,目前一、二类苗占比 81.2%,比去年同期高5%,比越冬初期提高26%,苗情转化升级情况总体较好。

  2.田管主动及时,到位情况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各级农技部门技术指导、关键措施落实到位。节后各级农技部门开展踏田调查,掌握苗情、草情及冻害情况,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指导春管措施落实。全市组织各级农技培训35期,踏田指导123人次,开展清沟理墒43.6万亩,已施返青接力肥12.3万亩。从苗情点肥料施用量情况看,截至返青期,合计施用N、P2O5、K2O分别为11.35公斤/亩、3.86公斤/亩、3.92公斤/亩,较去年同期分别增2.03公斤/亩,0.31公斤/亩,0.52公斤/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苗情不平衡性大。受晚播小麦影响,目前大面积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今年地区间、田块间群体差异大,少部分田块群体达到80万/亩左右、叶龄超过7.5叶,呈旺长趋势,这部分田块有遭遇纹枯病加重和“倒春寒”的隐患,也有少部分田块不足30万/亩,叶龄较小,刚进入分蘖期,存在穗数不足的问题。据返青期苗情调度,目前全市旺长苗面积0.8万亩,弱小苗面积11.7万亩,占比18.8%。

  2、“三害”隐患突出。一是草害隐患大。从踏田情况来看,今年草害发生率仍较高,去年秋季化除受降温早、墒情不足等因素影响,到位率低,春季化除压力明显加大,目前草害达标、有待化除面积占33%左右。近期降温频繁,给春季化除带来较大压力;二是“倒春寒”隐患。目前小麦早播田块已进入拔节期,拔节后的小麦抗寒能力明显下降,加之近期降温天气频发,小麦遭遇“倒春寒”威胁大。三是渍害隐患。近期降雨天气较多,田间沟系土壤冻融交替,沟系部分坍塌,若未及时疏通,后期遭遇渍害隐患大。

  三、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根据当前苗情及存在的问题,春季小麦田管要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两控三防”即“控草、控病虫、防渍、防冻、防倒”、主攻“三高”即“高成穗率、高粒重、高产量”目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好以下措施落实:

  1、分类指导施好拔节孕穗肥攻“三高”。拔节肥孕穗肥是小麦最重要也是施肥效益最高的一次肥料,施好拔节孕穗肥对实现小麦增产十分关键。今年小麦群体不平衡性突出,全市早播田块小麦发苗较好,小麦群体偏大,晚播田块群体不足,叶龄也有一定差异,拔节孕穗肥的施肥一定要突出分类指导,既要兼顾前中期施肥数量和种类,更要兼顾当前苗情。前中期施肥足,特别是已施用返青肥的,拔节孕穗肥要晚施少施。对于群体偏小的弱苗田块,重点是促弱转壮争足穗,可立即施用平衡肥,一般可亩施尿素8-10公斤+复合肥或专用肥15公斤左右,促进弱苗转壮,争足穗、攻大穗,后期视叶色和群体确定是否施用粒肥;对于群体、叶色正常的田块,要在叶色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2cm左右、叶龄余数2.5叶左右时施用拔节肥,一般可亩施专用复合肥10-15公斤+尿素7.5公斤,培育壮秆大穗大粒;对于群体过大,叶色偏深的旺长田块,要推迟拔节肥的施用,可在叶色淡下来、叶片竖起来、群体降下来时亩施专用肥专用复合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实现防倒增粒增重目标。

  2、因苗因田管理控“三害”保产保质。一是抢时化除控草害。随着气温回升,春季田间草害、病害、虫害逐步显现和加重,要加强监测预报,突出绿色防控,全力推进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对于冬前化除效果不理想的目前尚未拔节、草害达标的田块要抢抓时间做好化除控制草害,防止春季气温回升快导致 “草欺苗”,要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日均温 5℃以上抢晴天用药,避免在低温来临前后用药和低洼积水田用药,以免发生冻药害、渍药害。二是适时防治控病虫害。从踏田来看,部分田块已有纹枯病显症,小麦群体偏大的田块要特别重视小麦纹枯病的及早防治,同时近年来小麦锈病、白粉病在一定区域和部分品种上呈加重发生态势,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病害,随着气温回升,蚜虫发生量加大,对小麦生产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具体根据植保部门病虫草害防治意见。三是清沟理墒防渍害。渍害是影响我市小麦产量的重要障碍,“尺麦怕寸水”,小麦拔节后对水分比较敏感。“麦田一套沟,从种管到收”。因此,各地要继续宣传发动农户做好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田内外沟系排水通畅,做到雨止田干,促进根系发育,防渍的同时防倒伏。

  此外,各地要重视“倒春寒”对小麦、油菜生产的影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小麦、油菜冻害发生后 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花蕾受冻程度,根据受冻程度迅速增施恢复肥。特别是针对今年油菜面积扩大,要抓好油菜蕾苔肥施用和菌核病防治等关键技术指导,促进油菜丰产丰收,同时要加大油菜观光休闲等线路推介,提高种油综合效益。


原文链接:http://agri.wuxi.gov.cn/doc/2023/02/24/38948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多措并举筑底盘 党建引领谱新篇

下一篇: 无锡市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农情简报2023.04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