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小麦、油菜需肥需水的高峰期,也是促进苗情转化,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定期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因土因苗因气候做好追肥、灌溉、防旱涝等田间肥水管理措施,夯实夏粮丰收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
1. 因苗施用小麦返青拔节肥
今年我市小麦苗情整体向好,但三类苗和旺长苗仍然存在一定的比例。针对苗小苗弱,茎蘖数不足的三类苗,要做到早施早管,以促为主,及早追施氮磷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亩追施尿素5~12 公斤。针对群体茎蘖数过多,叶片较长的旺长苗,拔节前以控为主,追肥适当推迟时间、调减用量,做到叶色不褪淡不追肥,追肥以氮素为主。群体茎蘖数适宜,长势正常的田块,无需施用返青肥,在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用尿素5~8 公斤或配方肥10~15公斤。同时,要强化清沟理墒,加深麦沟,确保沟沟相通,利于排灌,减少渍害。要注意控制肥水施用,严防“倒春寒”,在低温后2~3 天及时查验幼穗受冻程度,对出现茎蘖受冻死亡的麦田要根据冻害情况,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促其恢复生长。
2. 酌情施好小麦孕穗灌浆肥
孕穗至灌浆期要以增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为主攻方向。针对穗型大、粒数多的一、二类苗,为防止早衰,确保籽粒灌浆充分,应在剑(旗)叶(最后一张叶片)露出一半时施用孕穗肥,一般亩施尿素5~8 公斤。中后期要结合“一喷三防”,合理选择叶面喷施肥料品种和施用量,做到“一喷多促”,确保增粒增重、改善品质。
3. 重施油菜薹肥
开春以后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油菜各器官生长加快,主茎逐渐伸长,进入抽薹期,吸肥量迅速增加,需要大量的无机营养,应及早重施薹肥。根据基肥施用情况,优化薹肥施用结构与数量,一般亩施尿素6~10 公斤、氯化钾2~3 公斤,在油菜始薹时即可施用,弱小苗应适当提早施用薹肥,壮苗酌情减少薹肥施用,减少无效分化,争取大荚大粒。春季雨水偏多,易于病菌生长繁殖,导致病害发生,要注意油菜春后生长时期的排水防渍工作,常常清理“三沟”,排除积水。
4. 巧施油菜花肥
油菜花肥要巧施,宜早不宜迟。长势差的地块,在抽薹至盛花期,及早补施一次花肥。长势好的田块,不宜追施氮肥,否则易造成倒伏。可在开花期至角果形成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等,促进生长结实,防止“花而不实”和后期早衰。(撰稿人:李世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