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黄明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为我们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
完善三大体系,压茬推进统筹实施。一是强化“一把手”推动。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亲自干、各村党组织书记亲自督办,各级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切实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二是构建“一盘棋”格局。充分发挥好各镇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统筹抓总作用,坚持人居环境“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压茬推进,形成全员上阵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格局。三是实施“一体化”考核。组建考核专班,出台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将考核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实行一季度一拉练,一季度一排名,确保长效管理不松懈、严抓共管不放松、清理彻底不反弹。
实施三大行动,巩固成果提升质量。一是有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建立覆盖全域的垃圾收运机制,因地制宜选择镇、网格片区处理模式,有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二是示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升行动。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机制,优先治理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生态敏感区、人口聚居区生活污水。三是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推进旧村风貌改造、新村风貌管控,常态开展村庄清洁,全面覆盖片区内建制村,持续激励引导群众增强环境卫生意识。
创新三大机制,建管并举长效发展。一是创新宣传保障机制。采用宣传手册、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五清一改”、“美丽乡村”等宣传,充分激活群众主体意识,逐步实现群众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蜕变。二是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模式,做到垃圾收集转运及时、运行管理顺畅,库存垃圾清零。三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积极推广共同缔造试点创建,共同维护人居环境,以村为单位组建“共管委”“评议小组”等模式,引导村民自觉参与设施管护、村庄清洁等工作,强化群众宣传引导,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