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特别调查

兰州市南滩街54号

2023-03-30 作者:佚名 来源: 天津先锋网

  

  南滩街54号院旧址

  在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700号(旧为南滩街54号),有一处青砖房脊、木质门窗的古朴院落,是如今兰州难得一见的典型传统民居。这里是当年为营救西路军,党中央在兰州建立的红军联络处,现为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其中一处旧址。这处院落于2020年9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80多年前,这座小院曾见证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打破兰州一潭死水的局面,也为了营救和收容红军西路军人员,党中央在1937年6月设立了红军联络处,8月改称八路军驻甘办事处,驻地在南滩街54号。由于当时负责办事处工作的是彭加伦同志,因此对外也称“彭公馆”。

  当时,南滩街54号的东院住着国民党甘肃省税务局的杨局长一家,他们对西院的办事处工作人员持戒备态度。国民党当局还在院外安插了特务,监视办事处的一举一动。警察也经常以查户口为名,在小院内窥探、骚扰。

  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办事处党代表谢觉哉委托爱国民主人士高金城先生,利用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关系,千方百计地开展秘密营救工作,坚决执行党交给的任务。

  1937年冬的一天,两名衣着破旧的人相互扶持着走进南滩街54号院,工作人员看到后纷纷走出屋外。其中瘸腿的一人,颤巍巍地从身上掏出一顶褪色的红军帽。他就是红军西路军教导团政治处主任徐以新。在随部队征战河西途中,他腿部受重伤掉队。由于担心被敌人发现,他装聋作哑,边乞讨边找部队,后被牧民救助,最终来到南滩街54号。

  在半年多时间里,办事处先后营救、收容了西路军人员200多名。这些人员有的领了路费返乡,有的被送回延安。临走前,他们都换上新衣服,眼中充满着希望与感激,郑重地向办事处同志们敬礼。

  南滩街54号院的工作人员,完成了党交给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我党保存了一批革命的有生力量。(潘洁)

  (摘自2023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原标题为《南滩街54号》)

  来源:学习时报


原文链接:http://www.tjzzb.gov.cn/dsbl/202303/t20230327_956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孟宪东调研肉牛养殖繁育和品种改良等工作

下一篇: 我党早期电讯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