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能人

种植匠人张志勇:万株荔枝这样管

2023-05-23 作者:佚名 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圆胖鲜红的外壳,清甜多汁的口感,对于夏天的期待,一定少不了对荔枝的宠爱。在东莞荔枝名镇大岭山镇,无届农场位于其中。顺着羊肠小道而上,满山的荔枝挂在枝头,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品种应有尽有,500多亩的荔园面积可以满足大家对鲜嫩多汁、口感甜香的高品质荔枝的所有需求。

  成就这个“荔枝园”的“归园隐士”,是东莞市无届农场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无届农场”)的负责人张志勇。

  如今,张志勇管理了1000多亩,共10000多株荔枝树,堪称东莞种荔枝最多的人之一。在偌大的荔枝园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耘中,荔枝种植匠人的汗水与辛劳在硕果累累中见证。

  cac1fd801e7c49c8b353b6cdb060ae6c_batchwm.png

  “荔枝陪伴我长大,我陪伴荔枝产业成长,如今已有30多年了。”张志勇说。

  2016年,张志勇放弃电工工作,全身心投入荔枝种植事业。他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家乡很多果农都不再种植荔枝,很多荔枝古树、老树因为无人打理或者技术跟不上导致产量逐年下降,甚至许多母树都被砍掉了,看着荒芜的荔枝林很痛心,也很想让家乡的荔枝林重新焕发活力。

  3052f71a9a69469fa1b7eac83d3056c9_batchwm.png

  “我家从祖辈就开始种植荔枝了,对荔枝是有着天然的一种情怀在的。”张志勇对荔枝的情结是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岭山人,荔枝名镇的熏陶根植在张志勇的血脉中。在他的记忆里,父亲跟着爷爷种植和销售荔枝,自己也是在荔枝林长大的。即使后来张志勇从事电工工作,也一直将种植荔枝当作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保留着。

  如今,无届农场荔枝管理面积达1000多亩,共10000多株,其中在大岭山镇有500亩。荔枝品种包含“大红糯”“糯米糍”“桂味”等。其中“大红糯”荔枝曾获得1992年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桂味”荔枝被评为“平民心中的王者”。

  参观完东江纵队纪念馆,步行五分钟就到了无届农场,度过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在乡村振兴的引领下,张志勇以荔枝林为基础,积极开发旅游业,在农场内布置采摘龙眼、休闲垂钓、农家乐等项目,打造本地特色休闲家庭农场。每到水果成熟,无届农场便迎来旅游旺季,吸引港澳台同胞、企业单位、旅行社前来打卡。据统计,无届农场每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预计人数还会持续攀升。

  2da70726cb9a47259754d1bac127f8b2_batchwm.png

  从兴趣爱好到终生事业,从种植农人到农场负责人,张志勇专注荔枝产销工作。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东莞荔枝色、香、味俱全,大岭山镇出产的荔枝更是声名在外,无届农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培育,拥有大红糯荔枝、糯米糍荔枝、桂味荔枝等优良品种。

  据介绍,大红糯荔枝盛产于大岭山山区,属于早熟品种,比糯米糍、桂味早熟3至7天,果形较大,比桂味、糯米糍大一圈,色泽褐红色,更有果肉丰厚、味清甜、核细小的优点。

  7b766a6dbc6f4aa78307f05840310088_batchwm.png

  桂味荔枝果皮浅红色、皮薄而脆,糯米糍荔枝品种果大、果皮鲜红色、皮薄,品质极优,适宜鲜食,目前无届农场还留存不少年逾百年的糯米糍老树。

  张志勇介绍,开春以来,气候宜人,比较适宜荔枝树前期生长,荔枝长势良好,是个小丰收年。预计上市时间在6月初至8月份,采摘期持续会持续3个月左右。目前挂果率大约40%,预计今年产量有400吨左右。

  在这火热的背后,离不开无届农场对荔枝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大到科学整园,小到树形培育,上到荔枝树的采光,下到土地的排水,张志勇表示每年都要对荔枝园林进行修正,每天都要巡园、记录、分析、总结……时刻关注每一棵荔枝树的生长态势。

  此外,科技的加持也让无届农场今年的产量提升了15%。无届农场作为东莞种植面积最大的农场,不停地提升生产管理技术,逐步添置了无人机进行施肥、生长期监控等工作,下一步还会涉足5G农业以及进一步发掘更多的荔枝品种。

  在销售通路上,无届农场积极布局线上窗口,通过京东、抖音等平台开辟销售途径,预计今年的线上销售额将从原来的10%提升至30%。

  今年,东莞将举办2023莞荔走出去销区市场推介活动,张志勇表示非常期待,他希望政府能够在品牌宣传、渠道销售、物流配套、无人化管理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指导,在擦亮东莞荔枝品牌的同时,带动具有东莞农业特色的乡村游、文创产业,让东莞荔枝更具内涵。

  来源:南方+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l/dggzzg/gzjr/content/post_40105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护航,只为人们吃上“放心肉”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推...

下一篇: 市动物疫控中心组织全市畜牧技术人员参加云南省畜禽养殖粪污资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