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法制聚焦

让更多农作物秸秆“点草成金”(人民日报9月15日第18版)

2023-09-17 作者:佚名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利用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层次跃升,必将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眼下,沃野田畴陆续迎来秋收季。收获玉米、大豆、水稻的同时,不少地方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利用“点草成金”:在甘肃省酒泉市戈壁生态大棚里,秸秆、尾菜等曾经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栽培基质,产出高品质的绿色果蔬;在安徽省阜阳市,秸秆做成人造板材,强度高、防水火,还抗寒降噪,很受市场欢迎……

  秸秆是草食动物的“五谷杂粮”,是“零碳排放”的生物质能源,也是“农尾工头”产业增值的重要来源。规模化、产业化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就能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近日,农业农村部对今年秸秆利用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建设400个左右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

  近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农用为主、多元利用”的格局。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的秸秆利用还处于“直接还田为主、离田多元利用为辅”的发展阶段。秸秆利用如何提质增效,如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做好科学还田。秸秆还田要充分考虑区域状况、耕作方式、农民接受度、技术措施成熟度等因素,分区域、分作物示范推广翻埋、碎混等还田技术模式,更好发挥秸秆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做好秸秆还田监测工作,合理测算秸秆最适宜的还田量、还田方式,科学评价还田生态效益,形成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推动秸秆科学还田。

  促进高效离田。“离田难”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之一。秸秆资源分散,收集运输费用高,一些地方“有秆难收、有收难储、有储难运”。更好开发秸秆的资源价值,要在流通环节上下足功夫。加快补齐田间收集、储存运输等短板,研发配备田间搂草、捡拾、打捆、叉装、转运等机具设备。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降低秸秆离田成本,推进建设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收储运体系。

  高值利用秸秆。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摸清秸秆资源家底是前提。加强对区域内秸秆产生数量及种类、利用去向、利用情况等数据统计与分析,推动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多措并举推进秸秆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秸秆青黄贮、膨化、压块等饲料化高效利用,推动秸秆代草、节粮、变肉,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成型燃料、沼气工程等生物质能利用,推动利用秸秆生产栽培基质、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提高秸秆产品附加值。

  我国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总量大,秸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利用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层次跃升,必将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ymksn/rmrbbd/202309/t20230915_643659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茉莉花茶“新九条”亮点多多

下一篇: 提升耕地质量 打造丰收良田(人民日报9月15日第18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