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进入11月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实力较强,但今年我国多地却入冬推迟。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秋季以来(9月1日-11月1日),全国平均气温15.0℃,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此次遭受强冷空气影响的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
“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过5天。”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贾小龙解释,今年秋季以来,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冷空气活动偏弱,造成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入冬偏晚可能会造成影响。”贾小龙表示,暖热天气可能会引发物候的“生态失衡”。如一些植物物种可能会在不适宜的时间内开花或结果,动物的繁殖和迁徙行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暖热天气可能会使得来年春季融雪径流量减少进而引发干旱,造成水资源紧缺问题。降水量减少或降雪延迟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供水困难。
10月下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了今冬明春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
经综合分析研判,预计今年冬季(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但阶段性冷空气趋于活跃;南方降水偏多。明年春季(2024年3月-5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到偏多。
“目前,仅黄淮、长江中下游及云贵桂的部分地区存在中等程度气象干旱。”贾小龙表示,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多、变化快,国家气候中心将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及时提供滚动订正预测意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