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人员变动大的猪场,今年猪价低迷导致猪场薪资待遇变动多,人员变动也大,但是人员变动往往导致生物安全体系出现执行误差,埋下巨大隐患。
二是“降本增效”的猪场,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许多猪场对于日常消毒、饮用水消毒,疫苗免疫,预防保健等有所懈怠。
三是车辆进出批次太高的猪场,许多猪场采购不集中,以为做好洗消即可,但车辆与人员的频繁来往,极大地增加了感染风险!
总而言之,不难看出非瘟的传播不仅有病毒原因,也有行业形势及环境变化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形势、新特征下防好非瘟呢?最基础的是,猪场应当选择一个适应后非瘟时代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兼顾“安全、高效、增效降本、人性化”的特征,这样才能更加长久稳固的做好防非生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