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热点透视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成果展示

2023-12-09 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一、工作亮点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四连冠”。全市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评价工作领跑全区,实现“四连冠”的计划目标,下辖9个县(区)综合排名全区前十五,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全市共获激励奖励资金2500万元。二是稳就业促增收工作成效突出。2023年1月,我局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广西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三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扎实有力。2023年11月,河池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四是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取得新突破。南丹县吾隘镇昌里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南丹县获认定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5个旅游区获认定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五是一批示范创建获全国认定。2023年11月,南丹县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3年11月,天峨县获批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六是多项工作获全区推广。一是我局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扩种收籽油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用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和低碳(零碳)示范村建设等6项工作在全区有关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二是2023年10月,罗城县成功举办“2023年第五届广西稻渔丰收节”。三是全市11个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各获得自治区奖励资金50万元。

  二、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抓紧抓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一是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预计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9.2万亩,粮食产量98万吨左右。截至目前,水稻种植面积130.6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74.49万亩;大豆种植面积34.5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626万亩,;全市油料作物种植24.94万亩。二是加强耕地撂荒和非粮化治理。组织开展耕地撂荒和“非粮化”治理专项行动,截至11月20日,全市已治理撂荒地已治理112075.66亩;治理“非粮化”面积76439亩,完成治理任务132144亩的57.8%。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10月31日,全市已建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40.5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3.4万亩;已建成2023年高标准农田17.32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0.68万亩。

  (二)保稳促增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总产值263.38亿元、同比增长4.7%。一是蔬菜产量稳步增长,预计全年蔬菜(含食用菌)产量228.69万吨,同比增长6.5%。二是桑蚕产业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桑园面积95.75万亩,同比增长1.42%;低产改造桑园面积21.38万亩,同比增长94.8%,预计全年蚕茧产量20.1万吨,同比增长5.79%。三是水果、茶产量再上台阶。2023年,全市创建县、乡两级“三特”水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22个,低产果园改造10.25万亩,全年水果产量预计完成100万吨,同比增长10.3%。全年茶叶产量预计580吨,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茶叶任务560的103.57%。四是畜禽产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全市生猪出栏210万头,同比增长9.1%;牛出栏23.5万头,同比增长4.1%;羊出栏90万只,同比下降1.8%;家禽出栏3300万只,同比增长9.5%;猪牛羊禽肉类产量25.1万吨,同比增长4.1%。五是渔业产量不断增长。2023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完成7.58万吨,同比增长8.1%。六是中药材产量持续提高。截止2023年10月,中药材种植面积22.9万亩,预计全年完成5.992万吨,同比增长12%。

  (三)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持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2023年我市新建成9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部为四星级自治区级示范区,目前全市共有74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五星级11个、四星级49个、三星级14个)。二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批准创建自治区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1个(天峨县纳直乡),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北山镇、小长安镇)、新增实施广西茶叶全产业链开发项目2个,东兰县、环江县、金城江区、南丹县、凤山县等共计完成5个广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扶持项目建设。三是持续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创建田园综合体五年行动,截至11月,全市11个第二批田园综合体子项目共计440个,已拨付建设资金27.90亿元,子项目开工建设419个,开工率95.23%;子项目竣工290个,竣工率65.91%。

  (四)持续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工作。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截至2023年10月,全市本年度累计受理宅基地审批申请3364宗,已完成审批2427宗。二是推动土地确权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9.15万户,完成经营权证颁证率99.52%。全市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60.62万亩,土地流转涉及承包农户18.9万户,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交易总额达2200万元以上。三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43家,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达到7150家;新增注册登记家庭农场340家,全市家庭农场发展达到2105家。全市有3家农民合作社新获认定为2022年度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原文链接:http://nyncj.hechi.gov.cn/zfxxgk/fdzdgknr/tzgg/t175754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警示信息(第二季度)

下一篇: 关于对忻城县中投牧业有限公司申请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牛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