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云南达卧:以“红”为基 吹起“清廉之风”

2024-01-09 作者:佚名 来源: 共产党员网

  

  

  

  近日,走进云南省武定县东坡乡达卧村柑橘种植基地,微风徐来,果香阵阵。2016年,在脱贫攻坚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的契机下,东坡乡党委政府引进了德天壹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达卧村进行柑橘种植,经过7年多的发展,现种植规模已达500多亩,每年产值可达400多万元。达卧村通过探索“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每年使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24万余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10万余元,迈出了乡村振兴新步伐。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如何加强村级财务、村务监督,让群众对集体“钱袋子”心中有数?成为了达卧村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达卧村以红色文化传承为牵引,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深挖本村清廉文化、红色元素,聚焦村级权力运行、村干部廉洁用权、日常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廉动力”。

  以“红”促“廉”,打造清廉本色

  70年代,达卧平地公社为了改变恶劣的生产条件,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大兴治坡治河、修路引水、科学种田、重教兴文、建设新农村,创立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意识;紧跟党走、领导带头的务实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冲天干劲”的平地精神,在全州掀起了“远学大寨,近学平地”学习浪潮。

  步入新时代,达卧村民并没有忘记先辈的优良传统,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中,达卧村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小组,明确抓党建、办实事、重廉洁的责任目标。挖深入本地红色资源,实施“示范促廉”行动,以“平地精神”为主线,打造了面积达110平方米的平地党史廉政教育基地,集中展示老物件、老照片等体现困难时期的奋斗事迹,在展馆中打造党员宣誓墙,还在村主干道图文并茂的宣传“平地精神”,使达卧村成为红色历史研学、机关事业单位团建的重要窗口。达卧村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党员活动,定期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到基地参观学习,接受廉洁从政教育,以“红”育“廉”,以“廉”彰“红”,助推清廉村居建设。

  监督守廉,注入“清廉因子”

  达卧村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为10个片区,每个片区至少选拔1名群众为清廉监督员,负责民情收集、履职监督、廉洁宣传等工作。清廉监督员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每当合作社获得收益后,廉洁监督员组成“理财小组”,对合作社收益、分配、使用等环节全程监督。在选拔清廉监督员时将村委会和合作社成员及家属排除在外,坚持聘任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的群众进行担任。通过整合盘活基层监督力量,形成了“清廉监督员+网格化”工作机制,激发村级廉情监督的内生动力,激活村级廉情监督“前哨”作用。

  此外,达卧村通过健全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制度,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同时,充分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对村级重大事项、集体资金流向、惠民补贴发放等村级事务依法依规全面公开,及时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群众对清廉村居建设的参与感。2023年,达卧村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投诉平台,共办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投诉14件,群众办结满意度达98%。

  

  

  

  6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1.45 MB)

  

  

  崇廉尚廉,涵养清廉文化

  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达卧村以创建清廉村居为契机,将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中心工作与廉洁文化紧密结合,探索创新廉洁教育形式和载体,打造了一批群众家门口的廉洁文化“微阵地”。一是在村主干道设置廉洁文化长廊、廉洁文化墙,扩大清廉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积极营造出“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良好风尚和工作氛围。二是在公开栏醒目位置设置“红黑板”,将负面事项张贴警示,正面事项宣传教育,实现“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有机结合。通过清廉文化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廉洁文化的浸润,推动形成“社会尚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传播形式,将清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卧地域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惠民演出、廉洁文化进校园等形式,让廉洁文化“活”起来,让“清廉家风”吹进寻常百姓家。

  

  

  

  6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05 MB)

  

  

  达卧村的清廉建设只是东坡乡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缩影。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近年来,东坡乡党委定期召开党风廉政教育专题会,积极探索“红”和“廉”的相互交融的建设清廉村居新路径,把清廉建设融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方面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原文链接: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556356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漫画】“红马甲”暖四季 解民忧

下一篇: “多彩课堂”推动党员教育有“颜”有“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