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建设

内江市农业农村局抓好人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4-01-10 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一、强化领导,压紧压实责任。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建立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明确责任目标。对标对表做好全年人才工作计划,印发《关于印发<内江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内江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重点项目2023年工作计划表>的通知》,明确职责,形成分工明确、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格局。三是传达贯彻落实。通过党委会、党委扩大会等学习人才工作相关文件,充分认识人才事业的重要性,营造爱才、敬才、用才良好氛围。

  二、夯实队伍,培育本土人才。一是引智纳才,提振人才队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畜牧类)1名,调入兽医、动物医学等专业人员3名;评选出2023年“甜城英才计划”甜城乡村振兴人才63名。二是专训育才,提升人才技能。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4人;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2023年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025人,高素质农民学员黄宗明、卢俊超被评为2023年度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先锋;做好农村致富带头人推荐申报工作,完成2022年农村致富带头人评选申报,正按程序发放奖补资金,启动2023年度申报工作,拟向省厅申报农村致富带头人15名;持续开展“天府粮仓”系列专题讲座9期,累计培训“三农”干部450余人次。三是惠策兴才,优化人才环境。更新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完成2023年度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探索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将评定工作与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结合开展,今年计划评定300名;实施高层次人才后备培养计划,推荐蒋李何、吴俊等2名同志申报2023年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农业领军人才(基层人才专项),推荐樊威同志申报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

  三、下沉服务,发挥人才力量。一是推进“科技下乡万里行”。联系大豆、柑橘、中药材、水产、花椒等5个产业技术服务团做好帮扶工作,累计开展技术指导80余次,培训1000余人次,开展技术咨询18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二是开展农技巡回服务。遴选基层农技员221人,建立镇(乡)农技服务小分队72个,开展巡回农技服务793次,培训指导农户7780户、发放技术资料6.5万余份,解决农业关键技术问题86个。三是组织“百名能人走千村”活动。邀请本土致富能人、“土专家、田秀才”组建乡村振兴讲师队伍,开展活动17场,参与群众600余人次。

  四、搭建平台,拓展人才空间。一是高效推进“揭榜挂帅”。印发实施《国家畜牧(内江)科技城建设总体规划》等文件。威远黑山羊农牧循环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完工,关羊300余只。内江黑猪食品农牧循环产业园已建成内江猪保种繁育场1个、育肥场1个,改建内江黑猪屠宰加工厂1个。全市发展肉牛羊养殖企业4个、规模场204个、专业户4063个。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内江分中心已完成平台开发和前端感知设施设备安装调试,通过第三方测评,准备组织验收。二是深化“校地合作”。与内江师范学院合作实施“基于设施渔业的花斑副沙鳅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项目,制定地方标准《花斑副沙鳅健康养殖技术规程》于2023年10月发布实施;建成内江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站。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组建专家团队,设立院士(专家、博士)工作站,建设“内江黑猪”研究所、育种实验室,进行内江猪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等技术攻关,开展新品种选育。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与内江职院合作开展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培训。三是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全市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24个,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创建认定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四星级3个、省级合作园区2个,市级园区35个。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2/0a34af1262ee4111810c30c2304186a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隆昌市稳定生猪产能  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雅安市:凝心聚力推动联系村帮扶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