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工作动态

厅计划财务处“四个紧盯”“五个强化”加强农业投资监管提质效

2024-12-03 作者:佚名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全链条监管的有关要求, “四个紧盯”打好政策谋划组合拳、 “五个强化”织密资金监管防护网,进一步完善涉农项目资金全链条穿透式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涉农资金使用质效。

  一、“四个紧盯”打好政策谋划组合拳

  一是紧盯战略导向谋划。抢抓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并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全国仅有的三个整省域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省份之一。自治区政府、相关厅局印发《支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财政政策》《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支持政策52项,督促各县(区)政府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系统集成、梯次配合的政策体系。

  二是紧盯实际需求谋划。针对去年以来奶价、肉价下跌实际情况,统筹整合政府各部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专项资金,提请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牛奶15条”和“肉牛12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增强政策的聚合力和指向性,引导金融机构出台差异化信贷产品,全力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

  三是紧盯短板弱项谋划。精心打造宁夏精品中国行活动品牌,连续4年跟随宁夏党政代表团,组织300余家企业1000多款产品,跨越上海、广东、江苏、福建等13个主要消费市场开展“敲门行动”,既把“宁夏的好东西”分享到全国各地,又邀请全国客商来宁投资。同时,连续9年邀请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京津冀都市圈等主要目标市场知名企业客商共1100余家(次),开展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

  四是紧盯动态调整谋划。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绩效评价结果,剔除低效低质项目,支持资金执行进度快、群众满意度高的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方面,设立项目入库出库动态评估标准体系,保障乡村振兴项目高质量推进。中央预算内建设项目方面,压紧压实归口处室项目评审、组织申报、批复下达、组织实施和验收评估主体责任,确保如期实现绩效目标。

  二、“五个强化”织密资金监管防护网

  一是强化全覆盖监管。制修订《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11项管理制度,统筹运用“宁夏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采取“线上调度+线下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紧盯中央和自治区项目的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组织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加强调度研判,及时发现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确保项目资金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二是强化全链条监管。推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个责任人、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以资金的流向为主线,从立项开始,紧盯预算审核、支出标准、拨付使用、执行监控、效果评估关键环节,梳理直接补贴、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竞争性遴选等各类项目资金管理风险点,建立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标准、规范制度流程,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穿透式监管。推动“财政支农管理系统”和“财政一体化系统”信息互联、数据共享,抓取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财务数据形成统一分析图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实时监控资金动向,通过资金使用情况反映项目执行情况。及时查处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做到资金流向穿透、监管措施穿透。

  四是强化多维度监管。发挥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各自优势,采取驻点监督、专项监督、联审联查等形式,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形成监管合力。联合自治区党委农办印发《农业农村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20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腐败问题进行排查梳理,督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坚决堵塞监管漏洞。与审计厅签订《关于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农村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审计监管力度。

  五是强化全景式监管。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自评、互评和第三方评的绩效评价体系,培养项目主管单位绩效理念,发挥行业间互评作用、提高第三方绩效评价能力。委托第三方对归口管理处(局)165个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做到中央和自治区涉农项目资金3年内绩效评价全覆盖,打造绩效管理闭环,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良性循环。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411/t20241129_47438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第二十七期农田土壤墒情简报

下一篇: 全区奶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