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以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科学分解项目任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公开公示,注重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确保项目实施更加规范、服务监管更加高效,有力推动了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超过1500家,年服务面积达到1900万亩次以上,其中粮食作物服务面积占比达85%;服务小农户超57万户,占服务对象的90%以上。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科学分解项目任务。严格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资金支出范围,对项目绩效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按照因素法测算分配资金,确保依法合规分配、使用资金。在综合考量粮食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上年度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县(区)项目需求、服务主体服务能力、土地流转比例、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和任务面积,确保任务分解精准到位。
二是强化闭环管理,准确把握关键节点。建立方案制定、主体遴选、市场询价、督导检查、验收公示、资金拨付、绩效评价、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闭环管理机制,做到项目实施方案、绩效评价方案、服务主体遴选方案、项目验收方案“四必备”,市场价格、补贴资金、农户缴费“一账清”。在自治区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项目补助环节、小农户界定、财政补助比例上限、小农户占比下限、补助发放方式等关键内容,要求县(区)分别确定规模经营主体和小农户补助比例,有效杜绝补贴标准高于上限、服务小农户比例低于60%等现象的发生。近三年,用于服务粮食油料作物的资金占比均保持在86%以上,服务小农户的面积占比均保持在72%以上。
三是强化公开公示,全程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政府网站、监管平台、新闻媒体公开政策支持内容、服务主体能力、市场询价结果等信息,实现服务透明化监督。全区17个项目实施县(区)全部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服务主体遴选公告和遴选结果,公开遴选标准,做到公平竞争、规范择优。探索建设服务主体名录库和农机手、农机具标准化数据库,实现服务主体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在线可查,便于农户自主选择。在政府网站公示项目验收结果、财政补助对象和补助资金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每年聘请第三方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估,本项目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等次。
四是强化平台建设,着力提高监管水平。通过政企联建、主体自建、政府主导等方式,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服务信息的全面收集和汇总分析,有效保障服务的精准、真实和高效。作业农机安装智能信息终端,监管平台可自动汇集耕、种、防、收全环节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过程照片等,建立作业信息数据库,实现服务全程可追溯。沙坡头区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网、微信小程序、手机APP和农业大数据有效衔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数据中心,通过“依图管理”“图数联动”提升了项目监管水平。目前,实施项目的17个县(区)中有16个实现了服务线上监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