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庄边镇黄龙村的林家庄农场红薯种植基地,翻耕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垄垄饱满的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村民们将挖出的红薯分拣、装筐、转运。
近年来,庄边镇探索创新“水稻+N”种植模式,根据各村的地理优势,择优实施“水稻+川芎”“水稻+草莓”“水稻+羊肚菌”“水稻+红薯”等轮作种植项目,以“亩均收益”蹚出了一条增收新“稻”路。
“我们在中稻收成后继续种植了100多亩优质红薯,其口感软糯香甜,亩产可达750公斤,目前实行基地直供售卖。”该基地负责人林光洲介绍,基地邀请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从红薯的选种、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保证红薯稳产高产且品质优,提高了种植效益。
此外,该基地还致力于将“小红薯”做成“大产业”,引进现代化的深加工生产线,将红薯加工制作成红薯干、红薯粉等产品,提高加工附加值,进一步延长红薯产业链条,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帮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