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1月15日,在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持续用力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被摆在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下,持续打造良田以满足粮食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那么,良田从哪里来?如何高效利用每一寸宝贵的耕地,多种粮、种好粮?部分省政协委员给出了他们的见解。
以“天府良田”筑基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要以‘天府良田’助力‘天府粮仓’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农田能排能灌、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同时,还需从政策、经济、科技、法律等多角度出发,加强对撂荒地的整治,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吕火明认为。
省政协委员黄俊杰建议:“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灌溉和排水条件,确保土地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实施培肥地力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产能的关键。然而,部分地方高标准农田存在建后管护不到位、设施老化等问题。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实际,邀请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和农事服务主体共同参与设计,并加强建后管护,确保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增产增效、提高种植户收入。”省政协委员韩红说。
鼓励国有资本下乡 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
省政协委员刘国春认为:“在‘天府粮仓’建设中,除了依托‘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项目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宜机作业水平外,还需着力解决丘陵地区耕地撂荒问题。”
“鼓励国有资本下乡,开辟乡村振兴新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从土地资源利用、就业渠道开拓、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系统规划,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依靠国有资本的强大力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应用,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以此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成为新型农业职业人,解决农村人力不足问题。”刘国春说。
刘国春还建议,应摸清家底,实事求是确定耕地图斑。“要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手段,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更具可操作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