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一核六片”三江流域“天府粮仓”布局,统筹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及市级“双百”攻关方建设,集中打造了一批高产展示成效窗口、农业科技攻关高地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标杆,带动全市实现粮食播面、单产和产量“三增长”,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20万吨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成效显著单位,夹江县作为全省首批十个县之一,成功获评粮油千亩高产先进县。
一、提质效,百尺竿头再跨越
一是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坚持“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实施“腾果还粮”“腾田上坡”,有序推进6.51万亩种植园地优化改造,确保应种尽种、满播满栽。全年粮食、大豆、油料播种面积分别达337.05万亩、40.00万亩、79.70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目标任务,并分别较去年增长2.35万亩、0.003万亩、0.6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118.29%。
二是单产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全市粮食平均亩产较前4年平均值提高4.3公斤。其中,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最高亩产达834.25公斤、863.51公斤、232.03公斤、836.18公斤、258.21公斤,较全市上年平均亩产分别提高59.90%、149.87%、64.75%、211.88%、111.65% ;“中稻-再生稻”最高亩产达1147.75公斤,达到了“吨粮田”标准。
三是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大力推广“增、间、套、围”等立体化种植模式,深入探索耕地高效利用、种植结构优化和节粮减损切实举措,将新(改)建17.6万亩高标准农田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良田粮用、高产稳产。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26.4万吨,同比增0.8%,超省下目标任务0.6万吨。其中,小麦产量较上年增123.3%。油料作物总产量达10.1万吨,较上年增7.1%。
二、抓示范,科技赋能挖潜力
一是狠抓示范创建。科学编制“天府粮仓”乐山优质粮油示范区分布图,建设“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千亩高产展示片43个、5.1万亩,市级“双百”攻关方100个、2.1万亩。积极参与全省粮油高产“三大竞赛”,分别指导夹江县、犍为县获评粮油千亩高产先进县、粮油百亩超高产攻关先进团队,指导井研县奇能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峨眉山市通惠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获评粮油规模经营先进主体。
二是主抓技术到田。打造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7.85万亩,通过粮油高产展示示范,重点推广当家品种33个、新优生产技术22项以及实用栽培模式14种。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教授到来乐指导。整合473名技术骨干力量,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班290余场次,服务指导农民8.7万余人次。2024年,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相关工作受到农业农村厅通报表彰。
三是重抓主体培育。积极推广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全市185家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进行专业指导,推动“耕、种、防、收”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2024年高产示范区域亩平纯收益600元以上,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350万亩次。在大春生产季,重点扶持15户规模经营主体建成0.7万亩高产典型片区,示范带动更多生产经营主体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三、强支撑,“龙口夺粮”保丰收
一是全力防灾减灾保安全。制定《乐山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有效落实蓄、引、提、调等措施,适时进行人工干预作业,掌握工作主动。针对今年出现的冬干春旱、“7.17”区域性大暴雨及阶段性伏旱等自然灾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指导开展科学减灾和复产,全市争取到省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07万元,帮助农业农村生活、生产秩序快速恢复。同时,加大粮油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发布植保情报和动态39期、发送植保信息1.35万条,确保了颗粒归仓。
二是全面落实政策保收益。及时足额兑现惠农“大礼包”,共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涉粮惠农资金2.74亿元。整合粮油项目补贴资金1.33亿元,重点推进部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粮油产业集群等生产项目高质量实施。因地制宜推广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三大粮食作物投保面积覆盖率达到70%以上。通过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帮助种粮主体强信心、增效益、降风险。
三是加强用途管控保耕地。坚持问题导向,对各级反馈的“非粮化”问题图斑分类有序处置,加大调研指导力度,开展不定期暗访,确保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对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并进行约谈。各级设立耕地“非粮化”举报信箱和热线,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耕地利用和用途管控的良好氛围。利用“农事直通”APP加强撂荒地图斑信息核实和治理,撂荒地累计治理面积1500.7亩,治理率达100%,实现“动态清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