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打赢全省“三秋”生产攻坚战,今天(10月15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气象、农技、农机、储粮、小麦专家针对大家关心的秋收、秋耕、秋种生产技术等方面问题,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
新华社记者:
前段时间我们经历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大家最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天气状况如何,将会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请发布人介绍下有关情况?
陈辰:9月以来,全省平均阴天日数为23.8天,其中菏泽、济宁、枣庄等市在25天以上;全省平均降水日数为23.2天,较常年同期(9.3天)偏多13.9天;全省平均降水量311.8毫米,较常年同期(75.2毫米)偏多314.6%,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倍以上,其中半岛大部,鲁中、鲁南和鲁西北部分地区偏多3倍以上。全省平均阴天日数、降水日数与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
按照连阴雨相关气象标准,山东于10月1日至13日出现历史罕见秋季连阴雨过程,10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141.3毫米,较常年同期(16.6毫米)偏多751.2%。已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连阴雨过程(2007年9月26日—10月7日,连续12天,累积雨量42.8毫米)。综合风云气象卫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和降水实况等资料分析,截至10月14日,全省近八成的站点10厘米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农田过湿面积7205万亩,与2021年秋汛同期相比面积明显增多。
预计10月17日仍有一次全省性降雨过程,鲁南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17—20日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平均过程降温幅度达10℃左右;最低气温鲁中山区7℃左右,沿海地区12℃左右,其他地区10℃左右。降水降温过程对土壤散墒有一定不利影响,秋收进度可能进一步延缓。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14.0~16.0毫米,较常年(17.6毫米)偏少1~2成,平均气温12.0~13.0℃,较常年(11.8℃)略偏高。主要有三次降水过程出现在10月31日—11月1日,鲁西北、鲁中地区小雨;11月4—5日,鲁西北、鲁中、鲁西南地区中雨,其他地区小雨;11月8—9日,鲁南、半岛地区小雨。
预计10月18日起全省将会进入降水间歇期,气象条件对土壤散墒较为有利,建议提前做好收割机械和烘干设备调度调配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农田墒情,加强农田分类管理,土壤过湿地区做好清沟理渠工作,及时排涝散墒,为机收创造有利条件;对具备机械进地条件的田块,充分利用降水间歇期全力抢收已成熟秋作物;已收获地区抢抓有利天气及时翻耕散墒,整地播种。
针对此次罕见秋汛过程,山东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部门发布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秋收秋种适宜度预报产品20余期。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做好“三秋”生产气象服务工作,为提升农业抗灾能力、稳定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