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面朝松花江,背靠小兴安岭,白天日照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森林小气候,使这里特别适宜五味子生长。
这是一片丰收的土地:每年秋季,被当地称为山花椒、药界称之北五味的五味子便染红了山谷,红毯一样铺就的晾晒场映红了药农的笑脸。
五味子,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辛养肺、甘补脾、酸入肝、苦清心、咸滋肾。医书记载,这种五味俱全的果实,对人体五脏有良好的补益作用。
在这片土地深耕20余载,黑龙江圣大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大种植)董事长卢天罡坚守道地初心,依照中药材 GAP 标准,种出最好的五味子。这片土地也给了他最好的回报:120 公顷基地里,1100 余亩北五味子每年可产出 250 吨道地干果;鲜果与土壤经权威检测,不仅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更通过韩国数百项严苛指标检验,远销海内外,走进北京同仁堂等知名药企。
基地俯瞰图(圣大种植提供)
承国医薪火 立济世初心
卢天罡与中医药的缘分,早已刻进生命底色。他的父亲卢芳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恩师孙申田教授是第四届国医大师,两位“国宝级”医者的言传身教,让他深知中医药不仅是医术,更是守护生命的“活态瑰宝”。上世纪 90 年代,为让父亲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卢天罡创办济仁药业,从此一头扎进中医药领域 —— 从制剂研发到药材溯源,他愈发明白:“好药源于好材”,若道地药材失了纯真,中医药的根基便会动摇。
怀揣着这份初心,2005年,在龙江森工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的招商引资推动下,卢天罡在通河建起圣大种植基地。谈及扎根于此的缘由,他坦言:“一来是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林海环抱、水土纯净,堪称培育北五味子的天然沃土;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清河林业局的鼎力扶持,从基地建设之初他们就给予全方位指导与帮助,正是这份暖心的支持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五味子产业在这里的快速发展壮大筑牢了根基。”
卢天罡介绍,“圣大”之名,取自《道德经》“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里既包含着他对中医药传承的敬畏——不骄于小成、不急于求成,坚持稳健发展、谦卑笃学,以“终不为大” 的理念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更体现了他对时代使命的担当 ——以行动守护“寒地龙药”优势品牌,引领我省中药材名优品种高质量发展,让道地药材惠及更多百姓。
成熟的五味子
铸硬核实力 领行业标杆
真正让业界瞩目的,是圣大种植对 “品质标杆” 的突破与引领。
基地创建之初,卢天罡就确立了基地的核心目标:依托通河林区山川灵气与天地精华,在未受污染的原始森林深处培育中药材,遵循自然法则生长、减少人工干预,致力于重现上古药材药性与原始功能,传承中医药精髓、保留药材原味纯真品质。
“经过多年努力,基地基本实现了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生态化的‘四化管理’。”圣大基地负责人席鹏洲介绍,“我们植保肥料逐步实现了定制化配方,确保低毒、高效,生物源使用,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基地铺设防草布,避免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最大限度保证五味子的品质。”
五味子
2023 年,圣大种植先后荣获“中国优秀道地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哈尔滨市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称号。
2024 年,圣大种植成为黑龙江省首家通过GAP符合性检查的企业,一举打破我省植物药材GAP基地“零记录”,更跻身全国仅有的两家五味子 GAP 基地之列——这份“首张GAP证书”,是对其从种植到采收全流程标准化的最高认可,更让龙江北五味子有了与全国优质药材同台竞技的“通行证”。
同年,圣大种植斩获 ISO 四体系认证及有机转换认证,成为国内中药材种植有机认证的 “风向标”,用实力证明:龙江药材既能守得住“道地本色”,也能接得住“国际标准”。
五味子采收前培训
聚科研智慧 破产业难题
中医药的传承,从来不是守旧,而是在创新中焕发生机。圣大种植深知,道地药材的品质提升,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硬核赋能”。为此,企业与省内顶尖高校深度携手,针对黑龙江五味子产业痛点破题攻关。
他们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欣欣教授团队合作的 “北五味子优良种质筛选及繁育研究”,是为龙江五味子“正源”:圣大种植收集东三省不同地区的五味子种质资源,建起专属种质资源圃,通过科学评价筛选优良品种、开展规模化扩繁——这不仅能破解黑龙江五味子长期面临的品种混杂、品质参差不齐的行业难题,更能为全省五味子种植提供 “优质种源”,从根源上提升龙江道地药材的核心竞争力。
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丹教授团队合作的 “五味子最佳采收期研究”,则是为龙江五味子 “提质”:通过追踪不同采收时间的指标性成分含量、色泽、生物活性,建立科学的采收期模型 —— 当采收时间不再依赖 “经验” 而有了“数据支撑”,每一颗五味子的药效都能得到最大保障,龙江五味子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强。这两项合作,既是高校科研成果 “落地生金” 的实践,更是圣大种植推动中医药从“传统经验”向“现代科学”跨越的坚定探索。
“每年都有大量的老师和学生来到我们这里进行科学实验,他们晚上住在基地、白天‘长’在田里,观察生长情况,采集各种数据。”席鹏洲说。
五味子开花期(圣大种植提供)
创共富模式 助乡村振兴
“圣大种植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辐射,显著提升了清河林区五味子产业的规模与价值。基地通过‘企业+农户’模式,推动了庭院经济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龙江森工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林下经济部部长李延军介绍。
张强是龙江森工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育林林场职工,过去依靠传统种植五味子年收入仅约1万元左右,日子过得挺拮据。2022年,他通过学习清河林业局推广的圣大种植的成熟经验,掌握了现代化育苗、病虫害防治和灌溉技术。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张强的年收入翻倍了。“现在,我不仅盖了新房子,孩子上学也不愁了。”张强感慨道。类似案例在清河林区周边多个林场已覆盖300余户,农民平均增收40%。
张俊华在管理五味子
“我在家里小菜园种了五味子,去年5分地就摘了2000多斤,一斤4.6元卖的,收入一万来块。”张俊华是基地的“老人”了,在小菜园种五味子是他的副业,主业是在圣大基地做药材的种植管理,“干了20来年啦,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
“圣大基地平时用工一天100来人,摘果时一天就要用200人以上,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李延军表示,而且基地提升了清河五味子的市场认可度,高端渠道销量增长50%。农民收益随之增加,平均每户年收入提升5000元,实现了“优质优价”的产业升级。
基地内的黛湖
拓康养新篇 传中医文化
如今的圣大种植,早已不止是一个药材基地。企业以 “全产业链发展” 为理念,打造集中草药种植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实训于一体,融合有机蔬果培育、林下养殖、珍奇花卉种植的中医药健康康养基地 —— 在这里,人们可以亲手采摘五味子,体验中药炮制;可以在林海间研学,读懂中医药与自然的共生之道;更可以在康养体验中,感受 “治未病” 的中医智慧。
从一颗五味子的培育,到一个康养生态的构建,圣大种植始终坚守着创始人最初的承诺:让中医药不仅能治病救人,更能成为守护健康、传承文化的载体。
圣大种植基地正门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 GAP 标准为引领,以科研创新为驱动,在小兴安岭的林海间,种出更多道地好药材,讲好更多龙江中医药故事,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多 ‘圣大力量’。”站在“圣大种植”的大门前,卢天罡的身影逐渐融入朝阳下五味子那金红色的光芒里,一时间让人难以分清哪里是朝霞,哪里是五味子,哪里又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在升起的万丈光芒。
制作:张月;作者:张月;记者:周静;摄影:周静 张月;视频:张月 周静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