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乡镇政务

党课 | 怎样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七一网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并指明了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体制基础的改革举措,即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意见》明确的这些改革举措,将有利于全面激活市场潜力,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课《怎样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对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全面解读。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进行党课学习时,可参考以下内容:

  一、保障市场公平竞争,要全面完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有效保护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只有产权得到依法平等有效的保护,市场主体才能放心投资经营,市场交易才能有效有序进行。

  ●只有明确了产权界限,明确各经济主体的权利界线,建立起财产的排他性,才能有效保护所有者合法权益。

  ●优化产权配置,是提高产权效益的核心,要完善产权配置制度,以“合理配置”促进产权有效激励,防止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无序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关键要素。

  ●《意见》明确说明了全面完善产权保护的努力方向,指明了产权保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公平竞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厘清产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奠定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

  二、保障市场公平竞争,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作为一项重大改革和创新,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对我国建立统一公开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全面实施,消除了市场准入的地方保护和人为的市场分割和封锁,让“潜规则”无处藏身,让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与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领域的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同时,市场准入管理采用负面清单制度可以大大释放行政资源,用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府“定好位”“防越位”“不缺位”,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市场环境的营造者”,减少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涉及面宽、调整利益关系复杂,“清单”和“机制”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制度的不足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市场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进一步在优化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三、保障市场公平竞争,要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以排除、限制竞争为标准,对政府干预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审查,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保政府依法行政、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培育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方面,尽快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制化。由于公平竞争审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事关全局,而且涉及对政府权力本身的限制,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有权威的法律依据,既予以严格规范,也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责任落实。应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制化的基础上构建相关责任机制,通过建立责任制度,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可追溯。

  ●完善产权制度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只有产权制度清楚明晰,市场公平竞争的主体才能分明。只有产权得到依法平等有效的保护,市场主体才能放心投资经营,市场交易才有前提条件。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重心,只有市场环境公平透明,一张清单做到底,市场才会有序进行、活力倍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市场公平竞争的保障,只有让守法者获利,违法者付出代价,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市场竞争的各项制度才能切实落地。

  (原载《党课参考》2020年第14期)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560569.aspx
上一篇: 党课|怎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

下一篇: 党课|怎样确保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有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