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党建工作

多措并举抓党建 戮力同心促发展——碧江区“四个抓”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面提质”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贵州党建云

  近年来,碧江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从抓组织建设、队伍培育、制度管理、作用发展四个方面持续用力,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抓组织建设,持续用力“扩覆盖”。一是全盘摸排知家底。坚持把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有效覆盖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每年年初,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市场监管、税务、民政等有关部门配合参与,按照不重、不漏、不错的原则,以园区、商圈、市场、楼宇等区域为重点,对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盘点排查,每月更新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摸底排查信息表》,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二是扩大覆盖夯基础。按照“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覆盖”要求,采取“集中组建”“系统联建”“区域共建”等方式,在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商务楼宇设立区域性或综合性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整合、孵化服务等功能,打牢有效覆盖基础。截至目前,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率分别达87.4、100%,实现了应建必建、不留空白。三是明确标准促规范。按照“有档案、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七有”标准,结合支部标准化规范建设要求,按照“一支部、一策略、一责任人”的方式,对照标准找问题,精准推进,扎实开展达标建设。截至目前,全区17个非公党支部通过区级验收,3个党支部通过市级验收。结合党组织星级评定,深入推进分类管理,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切实做好“散乱污”企业、“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空壳”党组织的调整、清理、规范工作。

  抓队伍培育,选育并举“强素质”。一是配强党组织书记。坚持“内挖”与“外引”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推荐”和“选举”相结合,按照守信念、讲奉献、会管理、善协调的标准,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员交叉任职,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持续抓好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成长档案”,加强跟踪培养。二是选派党建指导员。按照“因企派人、人企相适”的选派标准,有针对性地从区直单位选派43名政治素质强、党务知识熟、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党建指导员从企业签约入驻、完善手续、动工投产、发展党员等一包到底,实现党的建设和服务工作覆盖100%。三是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严格把握选、育、用环节,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以非公企业出资人(负责人)、党组织书记及党建工作指导员为重点,聚焦党务知识和经济知识培训,采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不断提升经开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的素质。采取“适度倾斜政策”,加大在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

  抓制度管理,精准发力“抓落实”。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按照“系统归口、属地统筹、分级管理、街镇兜底”的要求,厘清部门行业归口职责,强化街道乡镇属地责任,建立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统战、工商等16个部门参与的联席联动机制,形成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组织联管联建的工作格局。建立“指标细化、考核量化、表彰择优、后进转化”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着力培养日常工作能看出、关键时刻能站出、困难面前能挺出、危险时刻能豁出的“四能”党员,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生产动力。三是健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经费保障体制,区财政预算70万元投入非公党建工作,将企业缴纳的党费全额返还企业,对作用发挥明显、政治示范引领强的实行以奖代补,建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岗位津贴制度。按照“规范化布局、标准化打造、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区域性党员“活动之家”60个。打造碧江经开区商圈党委党员服务中心,内设图书室、党员培训室、咖啡吧等,促进党建阵地利用效率最大化。三是强化联系制度。建立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乡镇干部分片联系、下派干部驻站联系制度,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经常主动和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和协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面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组建党员技术研发组、项目攻坚组、志愿服务队等,引导党员在生产发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抓作用发挥,深度融合“促发展”。一是实施“以商招商”工程。创新推行以“双服务双促进”为主要内容的“双双”模式,积极开展“践承诺、做表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我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广泛开展“非公党建以商招商”行动,引进富泰智能家居电器、富亨LED光电一体化等项目100个,到位资金212亿元。二是推进“村企结对”工程。突出贵州碧江经开区商圈党委辐射带动功能,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联引25家企业和商会签约结对帮扶34个贫困村,参与产业、就业、扶贫、商贸等扶贫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5亿元。三是开展“筑巢引雁”工程。出台子女入学、住房、就业培训等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发展贵州碧江经开区“一心三品”产业,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商贸物流园等园中园,好彩头食品、农夫山泉、百丽鞋业等202家企业建成投产,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1.2万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供稿:碧江区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cmsFront/contentFront/105000/11201025/1589447424267004.htm
上一篇: 凯里市:“四部曲”打造社区党建示范点

下一篇: 福泉:“1+5”工作机制让“万能”社区行政负担减下来、服务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