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杨志华:村干部“变身”致富带头人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在泸水市称杆乡王玛基村,提起一个人,村民们都要竖个大拇指,他吃苦耐劳,做过水电工、木工、跑过运输,还自学考取成人大专,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现如今,为了增加家乡群众收入,他还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吸纳群众务工等方式,带领群众增收脱贫,他就是泸水智豪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志华。

    位于泸水市称杆乡王玛基村的打芽洛小组,重峦叠嶂,绿意相拥。沿着乡村公路蜿蜒而上,来到打芽洛山腰处的泸水智豪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排大棚房在山间云雾中亮丽显眼。

    “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高度都是五十公分,这样牛就不会把脚伸到槽里。”这是一个占地两亩多的肉牛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杨志华正拿着卷尺在和工人商量铁架的位置。

    杨志华是王玛基村有名的“能人”,2005年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2010年返乡后杨志华被聘为王玛基村副主任,虽然工作多了,但在带领村民致富方面他没闲着,搞运输、做建筑……这十多年来,他带动了不少村民务工,既让他们增加了收入,自己也有了一些积蓄,一家人生活不愁,可他是怎么想着做“烧钱”的养殖呢?

    “在入户做工作时,看到很多上年纪的村民在家里呆着,他们出去打工也很难找到工作,生活经济来源上也有点困难,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够以什么方式来带动他们,可以让他们有固定的收入。”杨志华说,他多番思考后,认为养牛行情比较稳定,风险小,于是决定成立一个肉牛养殖合作社。

    他通过到外地州市考察学习、到农村书屋阅读养殖书籍、从网上找来养殖资料,和乡里的技术人员请教学习等方式,掌握了一定合理搭配饲料,疾病预防以及养牛管理技术等知识。万事俱备,说干就干,2019年4月,他用自己多年务工积攒下来的30多万,又依靠扶贫政策吸引了285户建档立卡户1162人入股,成立了泸水智豪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牛场面积大概有两亩多,规模在200头牛左右。因为今年雨水较多,耽误了施工进度,预计11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老百姓这么信任我,我要和他们一起努力,一定要把这个场办好,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杨志华说牛场投入使用后他准备先养50头牛,一步步慢慢来。

    虽然厂房还在建设中,但杨志华早已流转好250亩土地,种植了120亩皇竹草,等11月份牛入圈时,皇竹草做饲料正合适,什么都不耽误,他还种植了130亩构树示范样板。工地上,他请的五六个建筑师傅每天都在忙碌着。花兰生是泸水市称杆乡王玛基村怒以扒安置点的居民,他不仅把土地流转给了杨志华,现在还在他这里务工,一个月收入还不错。“我的土地有二三十亩都租给他,他给我一年一亩四百块,我还在他这里务工。他每个月都按时发给我工资。现在他对我们很好,很照顾我们。就因为这样我们很信任他,一直都想跟着他干。”花兰生说。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不论是作为副主任还是合作社理事长,杨志华都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所以才深受群众认可信任。

  “杨志华在工作上积极认真,为村民的发展积极思考,带动老百姓致富这方面也履行得很好,老百姓对他的工作上也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我们村委会这边,根据政策以及发展的相应规划,积极支持和大力鼓励他做好扶贫车间的建设,以及带动下一步老百姓走向致富的道路。”泸水市称杆乡王玛基村第一书记、队长林一乐说。

  和倩 李美晶(怒江传媒中心)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8/10/333934.html
上一篇: 【我的扶贫故事】“打工妹”变“小老板”带富乡邻

下一篇: 邵宗智:在基层熔炉中淬炼初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