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乡镇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干部风采

就业数据“注水”当休矣

2020-09-11 作者:佚名 来源: 云岭先锋网

  近日,第16期《半月谈》杂志报道了有关高校就业率造假的报道。据悉,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为历史新高。因受疫情影响,人力市场对应届高校生的需求同比下降22%,但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就业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这些现象引发社会各界诸多质疑。记者调查发现,“自由职业”“灵活就业”成为部分高校修饰就业率的方法,导致就业数据被“注水”。就业率理应重视,但因此而造假,则适得其反,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决杜绝。

  高校就业率“注水”为何屡禁不止?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专业设置、专业规模与校内各学院的资源配置。如果就业数据“不好看”,专业将面临停招、缩招等风险,相关专业的教师薪资、教研课题项目经费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今年因受疫情影响,理应客观看待就业率下降的事实。但部分高校利益追求在作祟,仍然片面认为,“不好看”的数据,只会给自身口碑和招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就动起了“歪脑筋”,让毕业生帮母校“撑场面”,进而出现了“用就业证换毕业证”“找不到工作就填灵活就业”“碰到核查就说在做自媒体”等就业率造假的问题,让毕业生苦不堪言。

  就业数据保真是一道不可逾越底线。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真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不仅可以反映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还可以作为调整学校教学、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虚假的就业数据,不仅掩盖了教学存在的问题,还导致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节,最终影响决策部门对就业形势的准确判断。为此,今年6月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向各高校申明了“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等四不准要求。疫情之下,874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和困难不可谓不大,但这不是加大造假力度,加倍“注水”的理由。

  与其把功夫花在数字造假上,不如把功夫用到真情服务上。学校和学生不应成为对立面,而应是共同前行的“伙伴”。相关部门要改变“重数据、轻质量”的评价机制,激发高校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督促高校把功夫用在择业指导、政策讲解、教师配备等方面,扎实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岗位推送、重点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实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长期、稳定和有效。同时,教育部门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严格核查就业数据,对“虚假签约”“被就业”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全面堵塞就业造假漏洞,彻底挤掉就业数据中“水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稳就业就是稳民心、稳信心。只有就业数据真实准确,才能为国家稳就业、保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精准落实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才能真正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让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长(红河州蒙自市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ylxf.1237125.cn/Html/News/2020/9/11/337293.html
上一篇: 党员干部不要轻易言“老”

下一篇: 让自立自强的“西畴精神”薪火相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京ICP备11019690号-100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