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西畴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在大山深处拉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战,让西畴这个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重度石漠化地区,变成了一片绿洲,美了山水、富了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时代“西畴精神”,就是要增强担当精神和使命感,让“西畴精神”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
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守初心。“西畴精神”彰显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信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党员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动中,扎根基层,不断锤炼党性,增强自身的本领,学以致用。敢于“亮身份”“亮承诺”,主动作为“挑担子”,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群众根基。
发扬实干苦干精神,善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实干才能取得实效。要把“西畴精神”融入到脱贫攻坚全过程,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弘扬“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多谋事少谋人、多干实事少喊口号、多抓具体少务虚功、多执行落实少找借口,以实干苦干精神推动脱贫大攻坚、工作大落实、发展大提升,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空谈客。
发扬迎难而上精神,勇担当。学习西畴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面临难啃的硬骨头和难闯的险滩,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敢于迎难而上不畏难,敢闯敢试,善做善为,突破瓶颈和困难。涵养“无功即有过”思想,摒弃对困难和问题熟视无睹、畏首畏尾、不作为的思想,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思想,勇于担当,积极干事创业,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王萍(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