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7月28日下午,见到记者的时候,陈宏坚正忙着跟一家企业协调采购一批凉茶。“过两天,我们这家会员企业将把凉茶赠送给社区里的志愿者。”陈宏坚是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惠环分会会长,目前协会有300多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会员单位。
这个协会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协会党支部是仲恺惠环街道惠新社区党建联盟的一个成员单位。“我们企业比较多,资源比较丰富,经常在社区党建联盟的协调和安排下开展一些慰问、公益活动。”陈宏坚告诉记者。
经过两年的探索,如今仲恺高新区各社区都组建了党建联盟——通过整合社区内组织、人力、物力等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区域。仲恺高新区社区党建联盟的做法,是惠州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当前,惠州其他县区也在探索整合党建力量,扩大社区的“红色朋友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契约化”共建合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惠新社区位于仲恺惠环街道的中心地带,有35个小区、大概5万人的常住人口,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社区。小区众多、人口庞杂,给基层治理带来了难题。
去年6月,惠新社区党总支牵头,与辖区内的学校、非公企业、商圈市场等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协议成立党建联盟,至今已吸纳了26个成员单位。“这一年来的实践,党建联盟的作用很大。”惠新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黄碧月对记者感慨地说。
在黄碧月办公室的案头上,摆着三张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她告诉记者,社区党总支和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后,各个成员单位可以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解决大家的实际需求和难题。平时,也面向企业员工、群众开展组团式、项目化和党员志愿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每逢社区里有节庆活动,作为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的仲恺旗袍协会时常参与其中,给活动提供礼仪培训的支持。“我们每周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包括开展传承好家风、自编自拍一些节目宣传文明理念等。”协会会长钟海燕告诉记者,平时还组织“禁毒大妈”以跳广场舞的方式宣传禁毒理念和知识。
惠新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兼会长容志征介绍,他们也经常结合社区党总支部的工作安排,组织志愿者队伍、广场舞舞蹈队等开展晚会、才艺大赛等相关活动。
社区党建联盟的成员单位还一起上“三会一课”,共同过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活动,互相开放党建阵地,实现区域党建资源共享。
除了联盟内部各成员单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之外,区内各联盟之间也同样打通联动机制。
在不改变成员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仲恺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盟架构。每个下级联盟又是上级联盟的成员单位,由上级联盟统筹调度下级联盟开展共驻共建共享活动。
比如街道的党建联盟,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联盟主席,街道党建副书记担任执行主席,社区党建联盟主席、执行主席和部分社区党建联盟理事代表担任联盟理事,主要统筹解决各社区党建联盟的需求。
“将全区各个领域的党组织构成一张网,推动区域党建融合,形成全领域聚力的大党建格局。”仲恺高新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张晓辉说,这打通了不同联盟之间的沟通机制,可以协调资源快速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
去年12月,惠新社区一个小区的物管企业因为文明创建不履行职责,就是在这张“网”的协调下解决了矛盾。“主管物业的区房管部门是另一个社区的党建联盟成员,我们就打电话给这个社区联系到房管部门,请他们派人来处理。”黄碧月告诉记者,主管部门介入后,很快解决了问题。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成立了社会组织孵化站。
形成党建联动机制
破解基层党组织条块分割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消解,外来人口日益密集,城市社区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受行政隶属关系的束缚和行业壁垒的制约,各自为政,经常是“关起门来搞党建”。不同领域的党组织、党员间缺乏沟通交流,党建会议仅满足于会开了、话说了、精神传达了,党建活动千篇一律,成效有限。
这在仲恺也曾经存在。早在2018年年底,仲恺陈江街道御湖社区成立了惠州首个社区区域化党建联盟,探索打破基层党组织条块分割的局面。经过半年的运作后,2019年6月,仲恺开始在8个社区全面铺开了该项工作,并健全完善了组织架构。
党组织的联盟,并不是机械式地集聚在一起。“我们将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科研院所、非公企业、以及商圈市场等单位党组织进行有机连接,形成党建联动机制。”仲恺高新区党群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建立章程、议事规则和协商程序,建立沟通联络、双向服务、项目化等机制,让区域内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整体上,逐步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统筹、社区党组织负责、联盟成员单位磋商、区域各类党组织联动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联盟内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将一起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开展活动、协调解决彼此遇到的问题;共上主题党课、共讲书记论坛、共学党建知识、共看红色影视、共谈入党感悟。
简而言之,就是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问题联解、协调发展。
据统计,自探索这一做法以后,仲恺高新区组建了8个社区党建联盟,去年一年开展了138个各类活动,让整个基层活跃了起来。
今年以来的防疫过程中,各党建联盟发挥出了关键作用。
“为加大社区防控力度,各党建联盟按照‘内控外防’的要求,由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指挥联盟的各单位,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升级。”仲恺高新区党群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陈江街道党建联盟号召下,26家党建联盟单位、上百个联盟党员加入社区战“疫”,点对点支援社区的工作小组、卡点,进行防疫宣传、摸排登记、买菜送菜、卡口站岗……充实了社区防疫工作队伍,增强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力量。
“党建联盟的探索,不仅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也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提升政治引领和基层治理能力。”在黄碧月看来,组织共建,促进了各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交流互动机制和联合开展组织活动,使党建水平不断提升,党组织先进性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
激发“红色能量”,“小社区”向“大联盟”转变
以党建联合激发出“红色能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做法,在惠州其他一些县区也有探索。
金湾社区位于惠州大亚湾中心区澳头街道,是一个拥有21个小区、常住人口近3万人的新型大社区,辖区内有住宅小区、单位、医院、学校、商圈等各类机构。
可是,之前社区党建还停留在社区抓社区、单位抓单位的党建上。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缺乏共建互联的组织纽带,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利益共同体,满足不了社区群众的需求。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通过创新建立联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凝聚合力,打造社区党建综合体。”金湾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王海波说,以解决社区党组织设置“单一性”、社区党建资源“单一化”、社区党建活动“老一套”等问题,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授牌、签订联盟公约等举措,让一个个原本没有隶属关系的各类党组织组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的盟友。”王海波说,实现“小社区”向“大联盟”的华丽转变,使城市基层党建由“社区干”变为“大家干”。
与仲恺的做法类似,金湾社区将以党组织为核心,汇聚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多方力量,一起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通过整合辖区内党群服务中心、医院、高层次人才等资源,创建党建网格化阵地格局,形成“10分钟便民服务圈”。
“服务可以涉及医疗、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咨询、物业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用最快的速度,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在王海波看来,发挥共建优势,积极吸纳党建联盟单位参与社区服务,引导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实现1+1>2的效果,拉长党的工作手臂和社会治理链条。
而早在2018年6月,博罗开始实施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制度,推动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向社区延伸。“双报到”制度,就是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开展服务活动。
健康服务、主题党日、法制宣传……博罗的医院、村镇银行、司法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以“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为突破口,纷纷到驻地社区开展各类活动。两年来,博罗全县5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行业、新兴领域党组织和1万多名党员到共建社区开展活动。
“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党组织的力量统筹整合起来,共同担负起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和推动城市发展的责任。”博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博罗还推动县直机关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资源向社区开放,实现单位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
“社区党建是社区建设的政治保证。”在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看来,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深化党建联建,扩大了社区的“红色朋友圈”,将党建工作抓手向基层纵深延伸,强化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力度,有效提升了“家门口”服务的内涵和效果。
■相关
100多个市直单位党组织结对60多个街道社区
“部门下沉”推动管理服务向社区聚集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环,也是基层党建的主战场。
今年6月底以来,惠州市开展了“部门下沉 共创一流”活动。100多个市直单位党组织结对60多个街道社区,发挥机关单位在信息、技术、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坚持资源、管理和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通过做实项目清单、强化协同联动、融入全科网格,努力解决一批街道社区难点、堵点问题。
上门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宣传禁毒知识、联合检查消防排除安全隐患、选派专家进社区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义诊……如今这样的单位机关联合社区党组织举办的活动,在全市各社区随处可见。
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的引领作用,关键要推进党在城市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以解决上下层级之间、各条块之间的壁垒问题,实现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的最大化。
作为惠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重点实事之一,“部门下沉 共创一流”活动强调践行“全域党建”“融合发展”“区域统筹”“网格党建”的城市基层党建新理念。机关单位要和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以“契约化”的方式,在全市层面推动市、县(区)两级部门下沉基层一线,汇聚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合力。
实际上,近年来仲恺党建联盟、博罗实行“双报到”等探索,为全市“部门下沉 共创一流”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本质上,都是强调融合、统筹理念,既为各组织机构、各单位和在职党员搭建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也通过打通各部门的隔阂,实现资源共享并增强社区治理的力量。
特别是结合惠州正在推进的构建全域覆盖、“多网合一”的“全科网格”格局工作,以基础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单元,将下沉的部门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中,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城乡的“神经末梢”。
通过这一措施,有效促进了市县机关围着基层转、党员围着群众转,推动单位资源、管理和服务在街道社区聚集。从而实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在街道社区转化,凸显党员在基层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也是惠州以党建引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单位党组织要敢于先行先试,边探索边完善,坚持真抓实干,拿出实招硬招,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项一项地解决,努力把群众的“难点”变成工作的“亮点”,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无论是前期探索的党建联盟、“双报到”,还是当前正在全市铺开的“部门下沉”,其实都是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整合社区内组织、人力、物力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这将打破传统隶属关系和条块分割的格局,构建具有惠州特色的区域统筹、条块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镇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镇时评网 xzsp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